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公报 >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4-13 11:32:50 来源:本网
【 打印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3月14日在吴川市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吴川市 市长  刘 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具考验的一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疫情反复,各类风险叠加、各种困难显现的局面,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21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64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99.11亿元、贷款余额196.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排湛江市第四。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成功应对多轮疫情,生命防线更加牢固。面对全年发生5起、共涉及10个镇(街)的本土严峻艰苦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坚决贯彻第九版,落实二十条、新十条,每周研判形势、部署工作,以高度的敏感性、警惕性及时发现疫情,以“快、严、实”的硬举措快速切断疫情传播链条,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别是面对病毒隐匿性强、阳性个案逾百例的11月本土疫情,我们快速精准开展流调、核酸筛查、阳性个案和密切接触者转运、风险区管控,贴心做好集中隔离管理、社会面管控,创新实施“五个一”核酸采送检、快速“追阳”工作法,推动全市快速恢复常态化防控,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保障疫情防控顺利转段,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短板弱项逐步补强建立“周周调度、月月轮回”项目调度机制,有效破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全市84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5.11亿元,其中,列入省、湛江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1.92亿元。争取2022年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8.6亿元,超前谋划并获批2023年提前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2.06亿元,有力推进片区综合整治、耕地提质改造、污水处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急救医疗、产业基础设施等一批补短板、惠民生的项目。完成招商引资年度签约项目11个、签约额67.03亿元,其中引进2个计划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近年累计落地项目76个、投资到位资金52.6亿元,均超额完成湛江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农业基础逐步完善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垦造水田1380亩,完成2.22万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市水禽和吴川烤鱼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博茂渔港塘尾一级港区、博茂二级港区完成前期工作。秋收粮食产量、生猪出栏量、水产品总量均实现较大增长。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排湛江市第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98.6%。工业发展逐步提质空港经济区起步区一期建设加快,成功引进智慧物流产业园、邮政粤西(湛江)邮件处理中心等项目。市工业园港洋现代冷链产业物流园、恒洲水产品精深加工自动化工厂项目动工建设。羽绒产业基地二期、城北鞋业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1%,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71.7%。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商贸市场逐步回暖发动各大商业综合体开展多品类商品促销活动、参加电商“促销节”,推动同德城、金沙广场等城市商圈逐步恢复畅旺。全市形成多个人气火爆的夜间美食街区,掀起“夜间经济”热潮。全市新增限上企业9家。明珠湾成为滨海旅游新亮点,鉴江大坝、鼎龙湾滨海旅游风景道入选湛江十大风景道,全市全年接待游客约435.21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约14.14亿元。

  (四)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城乡面貌同步提升。交通建设全面提速。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4.82亿元。湛江吴川机场建成运营,机场高速一期先行段正式通车,完成机场路网S544、S286路面改造,提档升级农村公路47公里。广湛高铁吴川段、沈海高速吴川段改扩建项目加快建设,国道G228线塘尾至黄坡段路面安全隐患整治项目加快推进,塘尾大桥、大山江桥扩建项目动工建设。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三区三线”划定,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果。滨海新区海岸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创业、解放西、梅东3个片区完成整治升级,滨江南、隔海、站前3个片区整治进度加快。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动工建设,智慧城市指挥中心进入装修阶段。全市主次干道增设小车位3592个、摩托车位23693个。城区路长制、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队、包联包创、双亮双领双评等机制效果显著,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实现“双提升”。乡村振兴持续深入。动态监测和帮扶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在市委的领导下,增补村(社区)“两委”干部49人,组织全市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逐一观摩比鉴”活动,党建引领成效显著。“吴川烤鱼”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吴阳脆虾、兰石贝贝南瓜、王村港龙趸鱼和长岐橘红等特色农水产品市场反馈良好,“吴川黄牛”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橘乡生物公司入选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名单。全市自然村村内干路基本实现路面硬化。完成1.8公里机场周边风貌提升示范片建设。1072个自然村启动“四小园”建设,唐基村、秧义村、稳村等村容村貌持续美化,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全市“干净整洁”和“美丽宜居”行政村占比分别达100%和63.01%。黄坡、振文、樟铺、覃巴、王村港、兰石6个镇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镇。塘㙍镇获评省移动支付示范镇。7个重点帮扶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成并挂牌运营。建成7个镇(街)公共图书馆分馆。市政府与省社科院签订智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推进新时期粤桂东西部协作,统筹各级帮扶资金5577万元,带动三江县1032名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增收。

  (五)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活力愈发强劲。改革力度更大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积极盘活国有经营性资产,成立吴川城市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力实施《2022年吴川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30.7%,推动“个转企”1179户。推行“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发布项目采购公告1810个、中介服务事项134项。精细梳理、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共认领、发布事项6719项。全年累计为市场主体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5.2亿元。开放程度国美水产、浩特电器被认定为湛江市2023年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企业。引导7家企业免费申领“小微企业类”出口信用保险保单,帮助企业化解出口收汇风险。粤海环保、祥龙制衣获我市2021年度先进外商投资企业称号。全市新增外贸备案企业5家。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2.21亿元,超额完成湛江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创新能力更强。推动国联水产与岭南师范学院、紫荆羽绒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鸿基羽绒、汇龙羽绒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12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5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

  (六)强化生态社会治理,发展大局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愈发靓丽。鉴江、袂花江流域水生植物修复有序推进,生态缓冲带、农田退水生态沟渠加快建设,完成16个省问题排污口整治,两个国考断面水质均值稳定达标。振文、塘㙍、吴阳、王村港、樟铺等镇级污水处理厂建成通水,710个自然村建成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50.39%。完成吴阳镇近岸海域入海排污口整治及生态修复(一期)工程,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造林1360亩、抚育6111.34亩、封山育林196亩,森林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达98.1%,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警力巡防管控力度加大,城区路面见警率大幅提升,“一村(居)一辅警”实现全覆盖。破案打击成效突出,全市立案数同比下降15.2%,破案数同比上升2%。常态化扫黑除恶战果丰硕,刑拘涉黑恶类犯罪嫌疑人167人、逮捕111人,查冻涉黑恶团伙涉案资产1.59亿元。“双反”工作成绩喜人,查获涉走私案件共29起;遣送“三非”人员111人。深入开展多项交通整治行动,道路交通秩序、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工作。开展“平安夜访”活动,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平安建设彰显新气象。妥善化解问题楼盘等涉稳风险,强化政府债务、财政运行风险监控,各类风险安全可控。成功抵御4个台风和袂花江流域“0707”超二十年一遇洪水等自然灾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安全生产事故伤亡人数下降52.63%。

  (七)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全年民生类支出44.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4%。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社会保障能力提升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共计发放补贴1.94亿元。市养老服务中心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建成15个镇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96个村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扶持创业就业能力提升落实就业创业补助和职业技能提升补助资金2310.36万元,完成“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096人次,南粤家政、农村电商、就业创业三个基地建成运营。组织网络招聘会26场,提供就业岗位8937个。教育服务质量提升建成吴川市梅菉中心小学岭南分校、吴川市机场小学,改(扩)建黄坡中心小学、王村港中心小学、吴阳上郭小学、覃巴二幼等学校(幼儿园),全市新增优质学位2255个。动工建设梅岭小学新校区、海滨幼儿园等8所学校(幼儿园)。新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350名。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县域医共体建设绩效考评连续两年排名湛江市第一。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三个新院即将投入使用,市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工程大楼封顶。覃巴镇、吴阳镇卫生院完成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市人民医院在湛江市同级医院中首获省级“防治卒中中心”授牌。吴阳镇秧义村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市工人文化宫完成主体建设。市图书馆、文化馆搬迁工程顺利推进。新增吴阳状元灯会等5个县(市)级非遗项目。市体育馆进入装修阶段。市教育局获全省唯一的全国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优秀单位认定。我市体育健儿在省运会斩获金牌2枚。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严格执行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75件、政协提案140件,办复率达100%。完成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网络安全防护和监测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门户网站共发布信息7277条。政务服务大厅受理办件办结率达100%。12345政务便民热线共接群众诉求15832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市“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3.18%。

  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海防、统计、侨务、港澳台、妇女儿童、双拥、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困难和挑战比预期的多,成绩得来殊为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湛江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吴单位、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医务人员、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吴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经济总量不大、基础不牢、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尚未消除;缺乏高水平的产业园区和平台,产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支撑不足;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链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现代化程度不足;缺乏新的消费增长点,消费潜力还有待释放;大型民企数量少,民营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有所欠缺,乡村振兴发展任重道远,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领导干部工作能力、机关行政效率还有待提高,等等。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和挑战,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从中央到地方,接续召开重要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时时处处事事都展现了在新征程上开新局展新貌的决心和信心。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全程。我们要坚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适合吴川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两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以及湛江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湛江市“两会”以及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三化三大”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把吴川打造成为湛江对接融入“双区”建设的门户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而不懈奋斗,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吴川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总额增长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5200人以上。

  实现今年发展预期目标,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制造业当家,筑牢实体经济基础。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突出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五大提升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面提高产业平台承载力。推动要素、项目向园区集中,充分发挥“大平台”承载“大项目”、孕育“大产业”“大企业”的关键作用。全面加快空港经济区起步区一期用地征收工作,研究开辟加快推进项目土地报批、出让等工作的“绿色通道”。完善市工业园基础设施,扎实推进三期开发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市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力争年内成功申报省水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园。高标准推进羽绒产业基地二期、城北鞋业产业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下半年实质性推出土地招拍挂。完成食品产业基地二期可研、设计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市羽绒、塑料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工大厦建设,明确大厦功能分区。强化指标保障,优先安排园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用地指标,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意识,提升土地投入产出比。强化服务管理,建立入园企业、项目全程代办服务机制,健全园区准入退出管理机制,以高效服务、规范管理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有序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擦亮塑料鞋、羽绒、月饼“国字号”招牌,推动三大传统产业开拓高附加值产品线,推动产业逐步向高端化转型。扶持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办好“科技下企业”活动,推动财政技改资金向小微企业倾斜,推动产业逐步向智能化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开展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动产业逐步向绿色化转型。扶持企业以推广、价格打开市场,以质量、服务建立口碑,以市场、口碑铸造品牌,推动产业由小而散、散而弱向专而精、精而美逐步过渡,推动产业逐步向品牌化转型。支持羽绒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定原材料供应链,积极寻求品牌代工订单,推动羽绒行业由原材料生产供应转向羽绒制品加工销售。支持塑料鞋企业从根本上转变小作坊生产经营思路,着眼长远,搭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加大设备技改升级力度,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形象。支持月饼行业突破季节性、周期性和区域性局限,开辟更多应节食品、“网红”零食等全年化产品线。支持水产品加工企业抢抓预制菜风口,推动预制菜产业差异化、特色化、抱团式发展,让更多水产品走上预制菜大舞台。支持建筑业发展,助推本地建筑企业资质晋升,鼓励本地建筑企业以总承包方式参与政府和国有资金投资项目,依托建工大厦带动更多建筑企业和人才“回家”,大力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

  立足空港优势发展新兴产业。把空港经济区作为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主战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全市产业体系跃级发展。全力保障项目落地,推动邮政粤西(湛江)邮件处理中心、原子高科同位素医药中心、普洛斯粤西临空智慧供应链基地等项目动工建设,加快推动京东湛江智能电商运营中心、天顺风能装备制造等项目落户。瞄准现代物流产业,加快智慧物流产业园建设,积极主动对接顺丰、“三通一达”等知名物流企业,打造粤西物流中心;瞄准电子商务产业,引进电子商务平台,积极争取恢复粤西跨境电商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国际快件业务,整合国内外供应链、跨境贸易等业务,以空港优势“买全球卖全球”;瞄准智慧制造产业,积极引进航空保障、大型管道制造等智慧制造项目及上下游项目;瞄准生物医药产业,把握好空港与生物医药产品特点高度契合的优势,谋划建设医药产业园,依靠新兴产业换道超车。

  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持规划引领,落实市委“五大产业集群”部署要求,充分衔接省、湛江市重大产业项目,制定主导产业明确、产业结构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坚持“政府+协会”双向发力,推动行业协会更多参与产业发展的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引进等工作,让协会真正成为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重要桥梁纽带。坚持龙头带动,支持国联水产、金九饼业、浩特电器等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扩产能、增产量、拓规模;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的辐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引导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企业、项目集聚,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发展要素集聚。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平稳增长,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大力实施扶持中小企业“六大行动计划”,力促“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二)增强经济发展动能,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推动投资增长、消费挖潜、外贸扩量,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发挥投资撬动作用。坚持“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项目为王”,以财政实打实的投资撬动社会百亿、千亿投资潜力,让项目建设带动各种资源流动起来。全力加大有效投资。认真落实党政负责同志牵头联系1个以上大项目机制,持续完善“周周调度、月月轮回”项目调度机制,坚持重大项目现场办公、并联审批、全程代办制度,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对筹建项目,加快项目立项、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办理,通过处置违法用地、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等挣指标,加速“熟地”储备,落实“拿地即开工”工作机制;对在建项目,通过争取上级资金为主、本级统筹资金为辅为政府投资项目筹资金,通过搭建银企对接桥梁为社会投资项目融资金,加快项目投资节奏;对投产项目,积极帮助企业拓市场、促技改、增产量,满足扩大产能的用地用能需求,保障项目达产增效。全力保障79个年度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33个前期预备项目完善前期工作,2023年度专项债券项目按期完成支出任务,力争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着力优化项目储备。坚持分级谋划储备,推动各镇(街)、各行业部门挖掘辖区、行业潜在优质项目。坚持分类谋划储备,围绕预算内资金、专项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使用规定和投向储备项目。坚持分期谋划储备,按项目实际情况,分类做好短、中、远三种规划,有序落实建设条件。坚持提高储备质量,强化储备工作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落实项目规划要求、前期工作、资金来源、政策导向等方面可行性筛查,确保储备项目切实可行。

  加快消费提质升级。高度重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群众喜闻乐见的消费热点,实施促消费专项行动,深挖吴川巨大消费潜力。推动城市消费提质。围绕同德城、金沙广场等核心商圈,重点开展商品、食品质量检测和价格检查,鼓励因地制宜发展购物、美食、游憩等消费场景,引进知名品牌旗舰店、连锁店、“网红”打卡店,延长商业主体经营时间,开展系列节庆、周末促销活动,营造交通便利、环境整洁、选择多样的消费环境。积极引进万达广场,提升商圈质量。坚持疏堵结合,研究利用城区农贸市场、废弃厂房、闲置地块等场地建设“廉租”摊位,将“网红”美食街区商户由杂乱无章的“游击队”变成规范管理的“正规军”。鼓励开设更多经营性体育场地,支持利用体育场地、休闲公园、商业广场等开展文艺展演,开发多元消费场景。谋划农水产品、家具家电、装饰建材等专业市场。推动镇村消费升级。实施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逐步改造提升镇域商贸中心、镇圩集贸市场,支持商贸流通企业拓展农村市场、开拓镇村网点,规划管理流动摊位,让镇村群众随时都能“趁圩”。完善市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整合快递、便利店、电商服务站、农村客运站点等末端网点资源,建设“一点多能”农村便民服务站点。借“帐篷风”“露营热”,支持在城乡接合部、农村依法依规发展各类营地、垂钓中心等休闲娱乐场所,提高乡村消费品位。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大文旅产业打造成新的消费增长极。以滨海景区和城区为龙头深化大文旅开发,推动鼎龙湾加快野生动物王国、星级酒店群、圣比斯公学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推动明珠湾加快明珠塔、明珠广场、主题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区鉴江西岸·亲水魅力长廊项目建设,完善江心岛生态文化公园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三江六岸”亲水景观带,推动区域旅游联动发展。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推动“滨海旅游、生态农村、特色文化、名人故里”四大旅游品牌深度融合,鼓励滨海旅游景区加强旅游度假、养老养生等项目开发,擦亮吴阳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片,指导唐基村、杨赤里村等特色新农村加强农业体验、乡村美食、休闲民宿等项目开发,推进吴川飘色、泥塑、粤剧南派艺术等非遗项目传承发展,开发别具特色的吴川文旅手信,修缮林召棠、张炎等名人故里,串珠成链打造“岭南+滨海”精品特色旅游线路。

  支持外贸外资发展。引导企业通过“粤贸全球”、广交会、进博会等重点展会平台、参加省“商务包机”赴国(境)外开展商务活动等模式,推动行业协会、企业“走出去”拓市场、抢订单。组织企业申领出口信用保险保单,申报湛江市扶持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等支持,研究制定外贸进出口激励措施,支持外向型企业做大做强。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主动对接湛江综合保税区业务,推动羽绒、塑料鞋、水产品等产业扩大外贸市场;跟踪服务本市外商投资企业和在谈外资项目,努力把高质量外资留下来;引导本土小微企业将软件开发、工业设计、产品研发等技术环节对外发包,帮助降低创新成本,同时增强运营效益;抢抓湛江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与东盟交流,全面对接RCEP市场的机遇,推动更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着力从发达地区引进紧缺的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努力在对外合作中找机遇、谋效益。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打造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协同发展。

  完善外联内畅交通网络。全力协助湛江吴川机场完善机场配套设施体系,推动复飞国际(地区)航班。配合推进广湛高铁、沈海高速吴川段改扩建、机场高速一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尽快完成项目征拆扫尾工作。加快推进广东滨海旅游公路吴川段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塘尾大桥、大山江桥扩建工程建设,动工建设人民桥、水口渡大桥扩建工程。完成国道G228线塘尾至黄坡段路面安全隐患整治,提档升级县道约30公里。推动各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全力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持续推进城区强芯提质。以建设美化城市面貌。全面铺开滨海新区海岸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深化观海长廊方案设计,动工建设滨海污水处理厂及4条城市干道,打造集滨海旅游、商务服务、生活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新区。加快滨江南片区建设,接通滨江路形成沿江向海、风景优美的城市环线。推动隔海片区、站前片区整治全面提速。建成市体育馆,动工建设地标性滨海综合体育中心。加快水口渡湿地公园二期建设。建设3条跨江供水管道,改造白庙水厂、博铺水厂供水设施,升级城镇部分老旧供水管网。加快沿江片区雨污分流管网、梅北片区截污、东风路排渠整治、黄竹尾排污口截污等工程建设,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实施“三旧”改造项目4个,改造面积91.24亩。升级改造十字街、坡心岭等9个老旧小区,实施道路改造、雨污分流系统建设、“五线”整治等升级工程,推动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以管理提升城市内涵。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建设1个地下停车场、4座立体机械智慧停车场,新(改)建3750个路面智慧停车位。深入推进城区路长制,加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市容管控。继续做好“巩卫”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复检”。全面抓好“创文”工作,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学校、公园、主次干道等一批文明示范点建设,全面提高实地点位建设水平,以点带面、全力冲刺,确保年内获得广东省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深化镇街体制改革,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发挥联城带村作用。深化拓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深入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推动资源流向农村、企业进驻农村。严格推进农房管控,积极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农民居住、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和产业用地需求。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8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7座,持续巩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成果,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动工建设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善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站、公厕、停车位。动工建设农村集中供水改造提升项目。加快推进10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力争完成60%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或污水得到有效管控目标。实施“五美”专项行动,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打造10个以上美丽宜居示范村、1条以上乡村振兴示范带。大力推动塘㙍、长岐、浅水等镇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镇,积极推进吴阳、王村港等镇争创国家卫生镇。提升镇村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保障能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持续深化与三江县的结对关系,在乡村建设、技术支持、人才交流、消费帮扶、文化旅游等方面再发力,推动两地携手走向乡村振兴新阶段。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坚持多措并举,系统性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基动工建设高州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吴川部分)。开展33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保证10%用地用于乡村振兴项目。加快推进博茂渔港塘尾一级港区、博茂二级港区用地征收并动工建设。稳量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推广种植优质、高产、多抗的农作物品种,支持新品种研发培育、良种繁育。整治撂荒耕地5000亩,加大粮食播种面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种植养殖技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提质加快吴川烤鱼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擦亮“吴川烤鱼”品牌。建成市水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王村港深水网箱养殖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总结推广东农“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技术经验,推广吴阳脆虾、长岐橘红等特色农产品。利用好气候、肥沃土壤优势,加强与山东寿光合作,打好“北种南繁”“南菜北消”这张牌。建网谋划建设大型农贸市场,升级改造9个农贸市场,依托大型央企涉农流通平台,推动平台、农业组织、农户建立协议收购关系,打通南北互通、国内外联通的庞大销售网络。保畅建立农产品保通保畅机制,强化农产品滞销预警、响应、反馈、排阻,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

  )持夯实发展基础,激活高质量发展新活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以深化改革释放活力,以招大引强夯实基础,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招聘300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和60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的普通高中教师,抓好“强师工程”和各类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加快梅岭小学新校区、梅东小学、海滨实验小学和7所公办幼儿园建设,科学谋划推动城区初中、高中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创建1个以上教育共同体。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进一步夯实农村义务教育办学基础。扩大城镇学位供给,保障学生就近入学需求。改善吴川市职业高级中学办学条件,推动校企合作,启动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创建工作。加快筹建广东湛江建筑职业学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优化义务教育结构,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推进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坚持人才创新赋能推动市镇两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工作常态化,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干部人才、农村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高校毕业生志愿者、金融助理等进站人才积极性。研究出台系列招才引智政策,清单式引进培育一批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培养计划,发动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谋划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支持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转让、合作开发、联合攻关,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驰而不息优化营商环境。借鉴先进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成功经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深刻转变,突出抓好六个重点。高效”:强化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探索整合“一网办”“一窗通办”“工改窗口”组建“大综窗”,开展政务服务窗口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创建活动,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建设湛江标杆政务服务大厅。便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理率;增设一批政务服务自助办理机,实行12345政务便民热线24小时在线服务,努力做到一个指头、一次操作办成事。法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实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制定实施2023年吴川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全面压实责任单位职责,推动各项措施逐条逐项落实到位。公平”: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亲清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鼓励干部坦荡真诚与民营企业接触交往,严格监管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违法违纪行为,做到亲不逾矩、清不疏远。活力”:坚持“暖企”行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各项援企惠企稳企安企政策措施,真下企业、真解难题、真办实事;营造全域重商、亲商、招商浓厚氛围,展现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创业的发展姿态。

  化重点领域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要求,提升政府部门工作效能。抓实国企改革,贯彻“国企改革发展提升年”行动精神,加快国有“僵尸企业”出清、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完成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有序做好吴川城市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队伍组建、注资、业务开拓等工作,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扎实做好县域共青团改革,更好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青春力量。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改革,组建政府国防动员办公室。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税收征管改革、预算管理改革。推动各行业改革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适应经济社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活力。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做大经济体量、提高发展质量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和全员招商工作机制,市领导带队赴外找企业、找项目,营造全体领导干部重视、参与、服务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考核体系和项目遴选机制,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以项目动工看实绩、以亩均论英雄。建强市招商引资联络处(广州),组建专业化驻点招商小组进驻吴川广州商会开展驻点招商,打造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全球的招商信息“雷达站”。发挥17个“招商大使”影响力,及时跟进投资线索信息、推介投资环境,为企业投资、项目进驻、机构合作等牵线搭桥。积极开展委托招商,利用中介机构大数据信息化平台搜集投资线索、遴选项目。瞄准现代农业、航空研制、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资源深加工、电子信息科技、现代物流、生产性服务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有的放矢开展招商引资。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走好绿色发展之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入推进污染防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销号工作。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推进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深度治理,推动企业减污降碳,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滨江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建设、塘尾街道截污管网工程建设,加快入河排污口整治、入海排污口优化整合,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继续做好袂花江、小东江上下游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全力保障国考断面水质均值达标。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建成市环保热力发电厂配套飞灰填埋场建设项目,持续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巩固废塑料加工企业和“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整治成效。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和生态监管体系,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完成振文镇飞蛾岭护坡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加快推进鉴江中下游(吴川段)综合治理工程,动工建设振文镇沈屋支渠整治项目。加快推进博茂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示范区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继续实施主要河道水浮莲清理及河道保洁,提升碧道4.3公里,完成水生态修复项目2个。严格落实林长制。有度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

  持绿色发展方式。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落实“双碳”战略,健全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实施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推广绿色建筑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快年产80万立方米装配式建筑预制PC构件项目建设,新建新能源充电桩35座。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树立绿色新风尚。

  (六)全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保持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八成以上,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推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稳定就业。建设保障性住房150套。挂牌成立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理顺医保经办体制。落实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报销待遇,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扩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覆盖面。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强化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进市养老服务中心扩建,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管理。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残疾人基本权益,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推进健康吴川建设。按照新冠病毒“乙类乙管”要求,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措施,做好登革热、流感、诺如病毒、手足口等急性传染病防控“多病共防”,推进分级分类医疗救治,加强“一老一小”等人群服务保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成市疾控中心大楼,完成市人民医院和市第四人民医院“平疫结合”可转换传染病区建设,提升城市传染病救治能力。推动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三大新院投入使用,规划建设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医院),推进全市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工作。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沉基层,推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分别超40%、62%。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实现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等六个方面的统一管理,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力争2023年底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聚焦文体事业发展。建成市工人文化宫,完成市图书馆、文化馆搬迁。建成欧豪年读书楼,打造省级对台文化交流基地。加快推进昌富博物馆、陈兰彬纪念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完成27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推动塘㙍镇杨赤里村创建广东省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强化文物保护力度,加快推进茂山书院、吴川学宫大成殿、林召棠故居、吴阳中山纪念堂、芾南图书馆修缮前期工作,认真做好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梅菉旧址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加强非遗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推进吴川市非遗工坊认定和建设工作。办好吴川粤剧文化艺术节、粤剧每周一唱等招牌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推广校园足球,支持开展市青少年足球联赛。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协会引导作用,扩大足球、篮球、羽毛球、冬泳等优势传统体育项目群众基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七)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抓实风险防范化解。坚持“房住不炒”,制定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工作,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建立完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债务常态化监测机制,盘活各类资产稳妥化解存量政府债务,严格重大项目审核,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加强金融风险预警监测,防范化解地方法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依法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抓实公共安全治理。持续深化平安吴川建设,大力开展“春风利剑”、风险隐患“见底行动”等专项行动,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重拳打击电诈、盗抢骗、黄赌、走私偷渡等突出违法犯罪,聚力打赢禁毒人民战争。加快推进“情指勤舆”情报指挥体系建设、市看守所扩建,有序推进基层派出所修缮和改造,提升警务运行质效。全面铺开道路交通整治工作,重点整治无牌无证驾驶、不戴头盔驾驶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违法行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平安夜访”和社区警务工作,全面开展社会信访治理攻坚行动,加大重复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及时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加快“智慧武装”建设,推进精准征兵。强化应急抢险能力建设,以消防救援队伍、民兵力量和专武干部为主导,组建镇(街)级应急抢险专业队伍,完善消防站点和基层武装部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森林防火、防汛防风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加强堤防、大中型水闸安全隐患整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危化品、交通、建筑、渔船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推动食品抽检达每千人5.5批次,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全面强化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政府效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记“三个务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努力建设人民更满意的政府。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湛江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全面加强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竞标争先”行动、展现“比学赶超”状态,举办“学习型政府—局长上讲台”“高质量讲堂—行业精英授课”系列活动,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识和本领,以上率下带动形成比学赶超、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发挥“四个全面”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强化执行力建设,推动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有力有序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开创新局面。

  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全面实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同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监督,持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全面加强廉政建设。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纠治“四风”,持续精文简会,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精力谋发展、抓落实。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最急需、群众最期盼的地方。

  各位代表!江海吴川,春潮澎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湛江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知重负重、知难克难,冲锋在前、阔步疾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吴川力量!


  名 词 解 释

  1.三区三线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

  2.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

  3.双反反走私、反偷渡。

  4.三非人员: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外国人。

  5.三化三大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加快大园区建设、推进大文旅开发、深化大数据应用。

  6.双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

  7.五大提升行动指“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

  8.两高项目:高污染、高能耗项目。

  9.五大产业集群空港物流产业集群、全域旅游产业集群、传统产业集群、预制菜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0.扶持中小企业六大行动计划扶持专精特新重点企业发展绿色通道行动计划、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融资行动计划、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行动计划、扶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人才培育及权益保护三年行动计划。

  11.五外联动即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

  12.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即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参加(“10+5”),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5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13.五线整治:即对供电、广电、移动、电信、联通“五线”乱搭乱拉现象集中整治。

  14.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5.五美专项行动: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美丽廊道专项行动。

  16.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7.僵尸企业指丧失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依赖非市场因素即政府补贴或银行续贷来维持生存的企业。

  18.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19.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法治吴川建设规划》《吴川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吴川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意见》。


报告解读:一图读懂2023年吴川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