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吴川 > 历史文化 > 鉴江骄子

最美退伍军人林壮锦:自强不息助残济困

时间:2019-07-30 16:31:43 来源:本站原创
【 打印 】



吴川市人民政府网讯 吴川市有这样一位伤残退伍军人,他不仅不依赖别人而生存,还利用自己的专长,立足社会,回馈社会,受到社会各界及上级部门领导的赞扬。他就是湛江市人大代表、吴川市政协常委、吴川市残联副主席、吴川市梅录卫协主任、吴川市壮锦医药行总经理林壮锦先生。


最珍贵的经历 “曾经是个兵”


    林壮锦出生在吴川市吴阳镇芝蔼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受“英雄情结”影响,林壮锦从小就希望能成为一名军人。为了练就一身“英雄胆”,1978年,林壮锦高中刚毕业就参军,在125师374团卫生队服役。
    1979年2月,林壮锦肩负使命,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在一次战斗中,林壮锦为抢救首长,中了一颗炮弹,臀部肌肉被炸飞,当时已昏迷了。随后,林壮锦被送到后方医治。捱过了阵阵撕心裂肺的痛楚后,林壮锦总算是保住了性命。
    1981年,林壮锦退伍回乡。当时,他本可由政府安排工作,但他为党和政府分忧,毅然走上了自谋职业的道路。他利用在部队掌握的医药知识,在吴川梅录开办“壮锦医药行”,主治内外科和妇科等奇难杂症,为家乡父老治病解疾。开医药行后他仍不忘充实自己,多年来坚持自学,并于1993年取得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证书;2006年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在南方医科大学就读并毕业。 他涉猎研读了大量的古今医籍,精心揣摸,汲取精华,擅长运用辨证论治疗。在行医过程中,他时刻不忘医药行“济世活人”的宗旨,以病人的健康为第一,被患者称赞医德、医术“德艺双馨”,并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各界群众的爱戴,被评为省自强不息模范。
    林壮锦回乡创业多年,高度重视医术医德,以民为本,取信于民,信誉日增。回乡创业这么多年,林壮锦觉得部队几年的生活带给他的影响很大。“没有什么路比从军的路更能磨练人的意志,没有什么职业比军人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没有什么学校比军队这所大学校更能培养造就人。”林壮锦说。三年的军旅生涯令他受益匪浅,是部队培养了他坚强的性格,锤炼了他的思想。在他看来,人生最为珍贵的经历莫过于“曾经是个兵”,正是有了在军营磨练打下的基础,才有他今天的取得的成绩。 

    回乡创业从医,林壮锦时时刻刻想病人之所想,忧病人之所忧。特别是对军人家属、残疾病人和家庭贫困的病人,林壮锦倾注了更多的无私和真情。作为一个医生, 30多年来,每次从诊断、开药到治疗,自始至终他都兢兢业业、小心谨慎。他多年来精益求精,不断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医术水平和治疗效果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记者到他的诊室采访,病人排着长队候诊,记者足足等了3个小时才见缝插针断断续续和他谈了十多分钟。


最大的心愿是“尽心尽力奉献社会”


    2000年,吴阳镇芝蔼村创建文明村。林壮锦带头捐款10万元建村门牌,并动员外出经商的30多位同乡捐资,共筹资金800多万元。现在芝蔼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2002年8月,驻防广西某部官兵300多人拉练到芝蔼村驻训,林壮锦购买了2万多元的慰问品慰问官兵。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免费为五保户和70岁以上的老人体检、看病。从2000年至今,逢重阳、春节他每年出资3万多元购买大米、花生油、白糖慰问村里五保户和70岁以上的老人,20年不间断。他大力支持家乡医疗、文化事业,先后赞助5万元为村中群众购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群众有病敢上医院、获得实惠。他连续两年主动出资为村中100户村民赠送全年湛江晚报,实施“文化帮扶”,陶冶村民情操,丰富村民文化生活。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他除个人捐款外,还积极发动大药房全体员工为灾区献爱心,共捐款达2万多元。
    林壮锦退伍不褪色,听党话,跟党走。作为一个退伍军人,他重视和正视退伍军人诉求,关注退伍军人的生活和思想状态。凡是他知道退伍军人与社会其他群众或政府部门有矛盾的,他第一个都站出来处理和化解,协助当地政府维护社会稳定。2008年7月中旬,吴川振文镇一位军人家属在梅菉城区骑摩托车时被一辆小汽车撞伤,但肇事车主欺负对方是一个弱势人士,虽然在这起车祸中要承担全责,但他却采取时而逃避、时而威逼的方式,拒不赔付。林壮锦从该军人家属闻知这一情况后,义愤填膺,除与公安交警积极联系沟通外,还亲自联系到肇事车主,向他晓之以理,陈明利害,最终,肇事车主和向该军人家属赔付了6000元医药费用。    

    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积极积极履行职责,建言献策。他每年均提交多件针对性强、有份量的提案、议案。同时积极参与人大、政协举办的相关活动,在2005年湛江人大举办的“我是怎样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征文比赛中,林壮锦的《履职为民,不辱使命》和《认真履行职责,乐于为民服务》,获三等奖;在2005年吴川市政协举办的“推进二次创业,构建和谐吴川”征文比赛中,林壮锦撰写的《以人为本,构建吴川和谐医患关系》获得一等奖;2006年获湛江市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积极分子”殊荣。


最美的情怀是“拥军助残扶贫济困”


    长期以来,林壮锦把公益事业当成是个人事业发展的一重要部分。他对军人家属、残疾人怀有一份特别情感。对于前来就诊的军属、残疾人,林壮锦给予免费治疗或减免医药费。振文镇沙勇村的谭上福,他几次到林壮锦医生处看病都是免费的;黄坡镇枚陈村的刘亚华,有一天晚上他突然间腹痛难忍,经检查是肠胃疾病,吊了四瓶针水并送上药片,全部免费。如果得知某位军属、残疾人生活困顿,他总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吴阳镇芝蔼村退休军人林亚泉,当兵的时候在一次训练中头部受伤,留下后遗症。退伍后虽然娶妻生子,但生活相当困难。林壮锦知道后,主动给他送钱送药,还连年为他的儿子交学费。每逢节日,他经常抽出时间亲自探望梅菉和吴阳的贫困残疾人,为他们送钱送物。粗略统计,20多年来他为前来诊病的残疾人减免医药费及为贫困残疾人送钱送物超过10万元。
    作为一名伤残退伍军人,林壮锦对烈士及烈士家属怀有深厚的感情,每年春节前夕都上门慰问吴阳、黄坡、覃巴等镇的烈士家属;每年“五一”,林壮锦都自掏荷包,利用假日时间,牵头组织战友前往广西龙州拜祭烈士,得到广大战友的拥护和好评。得知吴川黄坡镇的军嫂陈玉婵生活困顿、急需解决一处安居的住所,林壮锦积极为她捐款,并发动社会人员为她筹集资金建房20多万元,建起了一幢两层楼房,使她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真正的家。
    林壮锦对军属及残疾人的就业工作积极支持。为了支持吴川市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林壮锦将几间产权属于自己的房屋改成教室作为残疾人培训场地低价出租。至今,已在他这里举办了数十期“吴川市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班”。培训期间,很多残疾学员在食宿、就医等方面还得到林壮锦的悉心照顾。对前来就诊的残疾学员,林壮锦一律免除医疗费。一些残疾人在外学习缺少家人照料,一时间不习惯,经常出现感冒发烧之类疾病。学员陈土康、庞木金,在学习期间染上感冒并发烧,到林壮锦处看病,林壮锦得知情况后不肯收钱。吴川市各镇街共有400多名残疾人在他这里接受了摩托车维修、家电维修等技术培训。很多残疾人凭此一技之长找到了工作。目前,吴川市残疾人就业率超过85%,并涌现出种植专业户高尚康、家电维修致富的曾建华、养鸡能手邱上保等一大批自强自立的创业典型。
    对于军属或残疾人组织的公益活动,林壮锦总是在财物方面予以热心支持。每年的助残日,他都捐资捐物鼎力支持。吴川塘尾街道边坡村杨氏盲人三兄弟,自组“光明乐队”,但买不起音响器材,林壮锦出资一万元多钱为“光明乐队”购置了一套演出音响,使三兄弟得以圆梦。每当见到残疾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林壮锦总是敢于出头,依法维护残疾人的权益。
    林壮锦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他经常做好事不留名,不留影。如果不是这次评选和宣传“最美退役军人”的需要,他也不接受记者的采访。“我是一名普通的伤残退伍军人,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淡淡话语道出拳拳真情。林壮锦,正是在倾力积极回报社会、扶残助残的身体力行中,诠释着“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人生真谛。(通讯员 龙志松)


    编辑:曾庆敏   录入:刘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