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大爱 真情暖人心
时间:2017-10-13 09:44:03
来源:湛江晚报
【 打印 】
【大 中 小】
湛江晚报 10月9日,记者从湛江市关工委采访了解到:80岁的老共产党员、退休老干部麦亚胜被吴川推荐参评湛江市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
麦亚胜曾在吴川城市建设办公室、城乡规划建设局、建设委员会等任职,工作积极,做出了一定成绩和贡献,被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难能可贵的是,退休后的麦亚胜仍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等公益事业,体现出他的大爱情怀。
曾入选“感动吴川30人”
麦亚胜1937年出生于一个工人之家,1999年退休。他助人为乐的品德广为人知。长期以来,他帮助了很多基层群众。“有困难就找麦亚胜帮忙”,是许多吴川当地群众的口头禅。2008年底,由吴川市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30年感动吴川30人30事”评选活动揭晓,麦亚胜入选“感动吴川30人”。
值得一提的是,麦亚胜非常关注儿童群体成长。退休后,他通过校外教育辅导站,积极开展“问题青少年”跟踪帮教,已成功帮助多名吸毒青年成功戒毒,他们都打心眼里感激麦亚胜。为了帮助贫困学生继续完成学业,麦亚胜积极发动热心企业家捐资助学,筹集奖教奖学资金。他带领老同志通过校外教育辅导站,积极开展“问题青少年”跟踪帮教,上革命传统教育课、法制教育课、文化知识辅导课,打造无毒无赌无盗的“零犯罪”社区。
吴川市区义学路上有一个脑瘫的婴儿,由于家庭困难无钱医治,麦亚胜前后三次共捐款1万多元,使这名婴儿得以到湛江大医院就医。父亲已故、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吴川樟铺镇女村民小骆,也是麦亚胜帮助过的众多普通群众之一。当时16岁、刚高中毕业的小骆,因伤了脚,医治需要两万元,她的家人千辛万苦只筹到7000元。在路上偶遇走路一瘸一拐的小骆时,麦亚胜上前了解情况,当即决定捐出1.5万元给这位素不相识的女孩。在麦亚胜等热心人士的悉心关怀下,经治疗后小骆已经康复。
为传承传统文化鼓与呼
麦亚胜情牵吴川的文化、体育事业,是挖掘和整理吴川民间艺术的发起人之一。退休后,他担任当地足球、舞蹈、游泳、曲艺、武术、桥牌等20多个社会团体的职务,热心奔走,为吴川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鼓与呼。
为有利于推动民间艺术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麦亚胜曾向时任吴川领导积极建议,并走村串户,发动街坊在大街小巷办起了泥塑、飘色、花桥、花塔等,把梅菉这个千年古镇打扮得花姿招展。每年的民间艺术大巡游,更是万人空巷。经过大家不懈努力,后来吴川飘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泥塑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挥余热服务社会
2004年,麦亚胜牵头组建了吴川老干部扶贫济困协会,后更名为吴川老干部协会。目前,该协会有2300多名会员,大多是六、七十岁左右年纪的退休干部,主要职责也由单纯扶贫济困,逐步拓展到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
麦亚胜团结带领关工委和老干协会各分会2300多名退休干部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13年来,每年“六一”儿童节、春节协会组织慰问残疾青少年,累计达2600多人次,送上慰问金90多万元;发动热心企业家捐资助学,筹集奖学助学资金800多万元,助学4760人次,修建学校5000多平方米。
“上个世纪40年代,童年的我曾亲眼见证日本侵略者的战机多次轰炸梅菉,犯下滔天罪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以,我们今天更要铭记历史,对后人做好乡土市情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青少年珍惜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作贡献。”抚今追昔,麦亚胜表示自己会继续发挥余热,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卓朝兴 骆国和 黎劲风)
麦亚胜曾在吴川城市建设办公室、城乡规划建设局、建设委员会等任职,工作积极,做出了一定成绩和贡献,被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难能可贵的是,退休后的麦亚胜仍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等公益事业,体现出他的大爱情怀。
曾入选“感动吴川30人”
麦亚胜1937年出生于一个工人之家,1999年退休。他助人为乐的品德广为人知。长期以来,他帮助了很多基层群众。“有困难就找麦亚胜帮忙”,是许多吴川当地群众的口头禅。2008年底,由吴川市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30年感动吴川30人30事”评选活动揭晓,麦亚胜入选“感动吴川30人”。
值得一提的是,麦亚胜非常关注儿童群体成长。退休后,他通过校外教育辅导站,积极开展“问题青少年”跟踪帮教,已成功帮助多名吸毒青年成功戒毒,他们都打心眼里感激麦亚胜。为了帮助贫困学生继续完成学业,麦亚胜积极发动热心企业家捐资助学,筹集奖教奖学资金。他带领老同志通过校外教育辅导站,积极开展“问题青少年”跟踪帮教,上革命传统教育课、法制教育课、文化知识辅导课,打造无毒无赌无盗的“零犯罪”社区。
吴川市区义学路上有一个脑瘫的婴儿,由于家庭困难无钱医治,麦亚胜前后三次共捐款1万多元,使这名婴儿得以到湛江大医院就医。父亲已故、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吴川樟铺镇女村民小骆,也是麦亚胜帮助过的众多普通群众之一。当时16岁、刚高中毕业的小骆,因伤了脚,医治需要两万元,她的家人千辛万苦只筹到7000元。在路上偶遇走路一瘸一拐的小骆时,麦亚胜上前了解情况,当即决定捐出1.5万元给这位素不相识的女孩。在麦亚胜等热心人士的悉心关怀下,经治疗后小骆已经康复。
为传承传统文化鼓与呼
麦亚胜情牵吴川的文化、体育事业,是挖掘和整理吴川民间艺术的发起人之一。退休后,他担任当地足球、舞蹈、游泳、曲艺、武术、桥牌等20多个社会团体的职务,热心奔走,为吴川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鼓与呼。
为有利于推动民间艺术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麦亚胜曾向时任吴川领导积极建议,并走村串户,发动街坊在大街小巷办起了泥塑、飘色、花桥、花塔等,把梅菉这个千年古镇打扮得花姿招展。每年的民间艺术大巡游,更是万人空巷。经过大家不懈努力,后来吴川飘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泥塑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挥余热服务社会
2004年,麦亚胜牵头组建了吴川老干部扶贫济困协会,后更名为吴川老干部协会。目前,该协会有2300多名会员,大多是六、七十岁左右年纪的退休干部,主要职责也由单纯扶贫济困,逐步拓展到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
麦亚胜团结带领关工委和老干协会各分会2300多名退休干部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13年来,每年“六一”儿童节、春节协会组织慰问残疾青少年,累计达2600多人次,送上慰问金90多万元;发动热心企业家捐资助学,筹集奖学助学资金800多万元,助学4760人次,修建学校5000多平方米。
“上个世纪40年代,童年的我曾亲眼见证日本侵略者的战机多次轰炸梅菉,犯下滔天罪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以,我们今天更要铭记历史,对后人做好乡土市情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青少年珍惜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作贡献。”抚今追昔,麦亚胜表示自己会继续发挥余热,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卓朝兴 骆国和 黎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