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振文镇2012年年鉴

时间:2014-12-25 17:07:04 来源:本网
【 打印 】

振文镇2012年年鉴

 

   概况吴川市振文镇地处鉴江下游,与市区只有一江之隔,全镇共有17个村(居)委会,204条自然村,总人口12万多人;是广东省文明镇,分别被评为广东省、湛江市和吴川市文明村有163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11亿元,比去年增长1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6万元,比去年增长6.2%,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税收收入2165万元,比去年增长14.4%;商品零售总额累计4.66亿元,比去年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939万元,增长100.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达4.70亿元,比去年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89元,增长7.9%

   农业经济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全年农业总产值21936万元,增长6.6%。“二带、五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惠及罗里、振文、大桥、石碇、沙尾等五个村委会,受益自然村33条的省级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镇工程在湛江市7个水利示范镇项目中率先建成,代表湛江市申报省示范。良种良法进一步推广,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较快发展。

   重点项目建设调整充实了领导力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各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其中,一城大桥选址已定,鉴江佛教民俗文化苑正在加快推进,大振线沙尾至潘屋路段硬底化道路1公里已铺设通车。同时把招商引资作为大发展、快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推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服务机制,凝心聚力抓项目,一心一意促发展,确保意向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见效。深圳人居委在山圩村委会投资130多万元建起了卫生站,并对村委会办公大楼进行维修和环境整治;在泗岸村委会投资40多万元建起了钢铁加工场。湛江市安全监督局在石碇村委会投资25万元铺设了硬底化石碇连心路。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完善各种投资环境,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积极引导振文籍老板回乡投资置业。全年共引进项目2个。

   工业经济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工业总产值2.763亿元,增长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家,产值2.02亿元,增长17.07%。羽绒、橡胶再生、酿酒、废旧物资回收等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3%,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12年我镇深入开展“三打两建”专项活动,一打促建,市场经济秩序和信用环境有了好转,“三打”工作综合考评取得好的成绩。开展“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的主题活动,建立领导干部包片、中层干部包村(责任区)、村干部包组的信访维稳包岗责任体系,妥善解决一大批山林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各类犯罪活动明显减少,实现了信访总量、集体上访量和越级上访量的全面下降。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向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计生与民生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计生工作以夯实基础、狠抓落实为重心,阵地建设完善规范;坚持层级动态月考核制度,较好地完成了市下达的各项任务。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再上新水平,2012年我镇计生工作扭转了被动落后的局面,顺利通过省、湛江市的计生考核,被评为“湛江市服务阵地建设先进单位”。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成效显著。镇连续三年获得吴川市考核优秀。全镇17个村(居)委会514户困难户全部脱贫。泗岸、山圩、石碇三个重点扶贫村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通过省、湛江市的验收,被评为优秀。去年,深圳人居委在山圩村委会投资130多万元建起了卫生站,并对村委会办公大楼进行维修和环境整治;在泗岸村委会投资40多万元建起了钢铁加工场。湛江市安全监督局在石碇村委会投资25万元铺设了硬底化石碇连心路。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救灾救济等社会救济制度。全面落实新农合及新农保的优惠政策,2012年我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完成了市下达的参保任务。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再上新水平,2012年我镇计生工作扭转了被动落后的局面,顺利通过省、湛江市的计生考核,被评为“湛江市服务阵地建设先进单位”。殡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征兵工作完满成市下达任务,得到市武装部的好评。关工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教育文化卫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完成16家农家书屋,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有线电视信号覆盖全镇,入户村庄覆盖率80%。教育强镇工作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规范化学校建设加快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前教育工作得到市表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公共卫生服务扎实开展。

   殡改工作殡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2011年殡改工作一直排在全市前列。殡改工作进一步加强。调整殡改中队人员,加强中队力量,制订具体管理方案,层层成立专门机构,落实包干责任制,取得较好效果。同时,认真做好群众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转变群众的丧葬观念,大大提高火化率。

   生态文明】深入实施畅通、绿化、亮化、城乡清洁“四大工程”,积极开展生态文明镇村创建工作。梅塘公路振文路段绿化已建成3公里,其余部分近期完成;路灯安装市已完成招投标,争取年内完成。镇垃圾中转站已完成选址、规划设计。部分村已建成垃圾收集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已完成。三江村、泗岸梅岭村等一批生态文明村创建有新突破。目前,全镇共创建文明村163,占自然村总数83%,其中省文明村1条,湛江市文明村39条。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了 “机关作风整治”和“三诺”活动,健全指纹考勤签到等制度,全面治理“庸、懒、散、拖、扯、贪”不良现象,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和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有新转变,全镇广大干部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机关效能明显提升,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争先进位。

   领导人名录】张国强(镇委书记);翟亚辉(镇委副书记、镇长);肖亚养(镇委副书记);梁上保(镇党委委员、镇纪委书记);邓观尚(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肖观帝(镇党委委员);陈海华(镇党委委员);陈文仲(镇党委委员);骆尔峤(镇党委委员);钟飘祥(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李慧娟(镇党委委员,女);凌志辉(副镇长);邱观寿(副镇长);林亚振(镇副科干部);凌土轩(镇副科干部);袁木保(镇副科干部);易康明(镇副科干部);陈海明(镇副科干部);张上保(镇副科干部,女);朱辉(镇挂职副镇长);张超(镇挂职副镇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镇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全镇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可用财力不足、产业转型压力大、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民生事业发展与群众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机关作风和软环境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社会维稳压力大,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等等。对此,我镇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