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粤剧进校园,非遗文化展魅力——振文镇梁屋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时间:2023-05-11 15:07:44 来源:本网
【 打印 】

微信截图_20230511150904.png

      粤剧是国家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是岭南艺术的瑰宝。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月9日下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吴川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吴川市教育局主办,吴川市粤剧有限公司承办的“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了振文镇梁屋小学。几百名师生现场感受了粤剧的迷人魅力,拉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的距离。

微信截图_20230511150920.png

陈倩娟校长致欢迎词

    本次粤剧进校园活动以普及粤剧基本通识、专场演出和戏曲表演互动教学等形式开展。

微信截图_20230511150937.png

活动主持人:吴川市粤剧团团长郑永健

微信截图_20230511151003.png

      首先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南派术代表性传承人郑永健团长向在场的师生介绍粤剧的基本知识,师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增长了不少中华戏曲传统文化知识,并对接下来的专场演出充满期待。

微信截图_20230511151018.png

微信截图_20230511151032.png

      首先进行的是经典粤剧折子戏展演环节。由吴川市粤剧团的演员们展演了折子戏《三岔口》。精彩的打斗表演,让台下的同学们不禁拍手叫好,带动了现场气氛。

     《三岔口》—名《焦赞发配》,取材于《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至二十八回,为传统京剧短打武生剧目。该剧讲述了任堂惠在暗中保护三关上将焦赞至三岔口夜宿时,与店主刘利华因误会而引起搏斗的故事。

微信截图_20230511151112.png

      随后是市粤剧团梁日德老师的二胡独奏——《平湖秋月》。婉转轻柔、美妙的二胡声把同学们带到了一个奇妙的想象空间。郑团长还让梁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二胡在粤剧表演场景中的特殊配音以及一些技巧的运用。

微信截图_20230511151130.png

      接着团里梁惠恒、李锦芳两位老师展演了粤剧《花田错会》中的经典桥段。只见台上两位老师精致的妆容,娴熟优雅的动作,优美动听的唱腔,充分诠释了戏剧中的角色特征,一颦一笑一步一韵间尽显扎实的粤剧功底。

微信截图_20230511151208.png

微信截图_20230511151224.png

      郑团长为学生讲解不同角色的服饰、妆容、头饰的特点,还展示了演员是如何上楼梯,开门等动作,让学生们深入感受粤剧文化的独特魅力。

微信截图_20230511151304.png

     最激动人心的戏曲教学互动环节来了。孩子们踊跃上台,穿上戏服,耍起花枪,亲身感受粤剧的魅力,过了一把戏瘾。

微信截图_20230511151330.png

微信截图_20230511151345.png

微信截图_20230511151449.png微信截图_20230511151508.png

当然,一出好戏演出成功,离不开幕后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他们值得表扬。

微信截图_20230511151532.png微信截图_20230511151606.png

活动结束后,市粤剧团众演员还与师生们亲切合影留念。

微信截图_20230511151629.png

      此次“粤剧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了戏曲,与传统文化互动,让粤剧不仅能“听得到”“看得见”,更能“摸得着”,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传统戏曲美学的“种子”,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希望他们可以通过此次活动,对粤剧产生兴趣,主动学习粤剧,让粤剧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