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抗日游击区革命老区村庄——坉兴村
在吴川市有这样一条充盈着“红色气质”的村庄,该村从大革命时期开始到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坚持武装斗争,村民为革命前仆后继,至今村里英烈事迹仍在传唱,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这条村就是全国第一批抗日游击区革命老区村庄——振文镇坉兴村。
坉兴村现有人口3386人,该村在抗战时期有大批儿女参加革命,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大革命时期中共地下党员黄学增、李士芬以坉兴村作为革命根据地,组织农民自卫军;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南路吴东北区中心抗日游击区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南路粤桂边纵队中心游击区革命根据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由广东省人民委员会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为全国第一批抗日游击区革命老区村庄,是一条红色革命村庄。
《泗水地区革命斗争史》主编陈伟:我们坉兴村为什么称为红色村?因为我们坉兴村有几方面革命比较突出。第一就是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坉兴人民24年来从不间断过进行武装斗争,前仆后继,坉兴人民流血牺牲有烈士三人。
据介绍,坉兴村参加革命的人员众多,除了三名革命烈士外,还有革命功臣、革命堡垒户、地下交通情报员、中共地下党员、地下共青团员近三十人。
如今坉兴村还留有中共南路特委吴东北区交通情报中心站旧址、坉兴抗日“同欣”练武馆遗址、泗水农协会遗址、大坡抗日武装训练场遗址、陈以铁泗水起义前昼沙路埋藏转运枪弹遗址等十大红色革命遗址。
《泗水地区革命斗争史》主编陈伟:我们坉兴村中共南路地下交通情报联络中心站,有朱兰清、杨子儒、黄明德、温焯华和张炎爱人郑坤廉、陈以铁等一批革命人士来这里搞革命。坉兴村抗日战争(时期)成立了宣传队叫吴川县泗水宣传队。杨子儒特委还到坉兴村创建功夫馆也叫做抗日练武馆,一共训练了300多个抗日骨干力量,后来参加陈以铁抗日起义,有103个练武馆的成员。
83岁的陈汝林老人还记得儿时革命同志在村里活动的往事。
陈汝林老人:朱兰清是上级派来组织革命活动的。他教的革命歌曲我还记住。(手把锄头锄一锄……)。
坉兴村正在寻找先辈们的历史足迹,计划对村中革命遗址进行进一步修缮保护。
《泗水地区革命斗争史》主编陈伟:坉兴村人民一定会紧跟共产党、一定会支持共产党。一定会与党和人民政府把我们坉兴村这个红色老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通过红色的展示,把父辈祖辈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