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快乐课堂——“吴川泥塑”进校园
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增强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营造非遗保护传承的良好校园氛围。2021年4月13日下午,由吴川市文化馆总馆、吴川市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馆振文分馆主办的“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吴川泥塑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来到吴川市振文镇甯屋小学,传授非遗手工技艺,为该校学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非遗体验公益文化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川泥塑湛江市级传承人董建国老师和吴川文化馆志愿者一起参加,为在校的100多名小学生带来吴川泥塑的特色课程,让非遗更加接近生活,除了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泥公仔外,还能参观室外吴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图片展。使学生们了解到吴川泥塑的历史、现状和价值,从而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魅力,使泥塑艺术在年轻一代中得到传承和发展。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突破以往对非遗文化只是以了解、欣赏角度的局限,让孩子们共同动手实践,真正达到传承非遗文化技艺的目的。在提升孩子们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激发他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探索热情, 为他们打开一扇历史与艺术的大门。
课堂上老师们展示精湛的技艺制作,耐心地解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们进行动手体验,在老师们手把手的指导下,学生们大胆想象、积极制作、互动交流,通过搓、揉、嵌、按、刮等一系列动作,一组组卡通人物、小动物等艺术作品脱颖而出,造型维妙维肖。学生们凭着自己的想象力,将泥巴揉成自己喜欢的各色各样造型,课堂妙趣横生,气氛活跃,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对非遗文化技艺的浓厚兴趣。
非遗进校园,既能丰富了学生的课外体验,又能让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种植在少年儿童心中,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小小“传承人”,继而实现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传统艺术之花在校园内不断绽放出新的光芒。
传承民族经典 延续中华文脉,培养“小小非遗传承人”,弘扬传统文化普及非遗知识,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砥砺前行、未来可期!希望有更多文化活动走进农村学校,丰富学生们的文化精神熏陶,得到文化的滋养,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文化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