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时间:2023-04-13 10:46:51 来源:本网
【 打印 】



(2023年4月8日在塘㙍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塘㙍镇人民政府镇长 魏华桂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塘㙍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塘㙍镇发展历程中极具挑战、极其不易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疫情的冲击,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在全镇干部的努力下,塘㙍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对照上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盯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有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2年塘㙍镇共有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03276亿元;限上商业零售额为1229万元,同比增幅为13.1%。零售销售额为952.5万元,同比增幅14.5%。2022年全镇共征起税收4500.3万元,共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96.7万元。

      现将我镇2022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是筑牢生命防线,成功应对疫情防控工作。塘㙍镇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镇上下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懈心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共计接种新冠疫苗18.4184万剂次,已覆盖接种7.4155万人、完成全程接种6.954万人、完成加强接种4.3256万人。有效应对多轮本土突发疫情,科学高效做好应急处置,“0709”等多起疫情均在一个周期内“围住、捞干、扑灭”。科学精准落实各项优化措施。坚持第9版防控方案、落实20条优化措施、执行新10条要求,扎实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强化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群体健康服务,全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实现有序转段平稳渡峰。

      二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交通设施逐步完善。湛江吴川机场已于2022年3月24日正式投入运营使用。空港经济区起步区一期5条市政道路投入使用。完成湛江机场高速项目用地征收510多亩,一期先行通车段约5公里,已实现通车。完成沈海高速扩建项目(一、二期)用地征收共计887.55亩,项目加快建设。机场征拆安置加快扫尾。积极与安置区(南北区)市政及公共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单位对接,完成了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完成安置区(南北区)永久供电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因项目推进顺利,还受到了广东电网有限公司湛江吴川供电局的锦旗表扬。安置区各搬迁村宅基地分配工作已基本完成,群众正加快在安置区内建房。安置区那亭安置点建设项目市政工程总投资1301万元,均已竣工使用。机场及安置区外围排水系统工程加快建设。机场外围排水系统工程项目建安工程造价3860万元,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投资2960万元,完成率76.7%。安置区外围排水系统工程已全面竣工投入使用。空港项目建设全面提速。湛江吴川机场空港经济区起步区一期项目需征地总面积约4216亩,截至2022年底已征收土地约2094亩,完成率50%。已征收房屋135栋,房屋征拆完成率83.9%。已迁坟墓616穴,完成62%。余下的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工作正加快推进。2022年,京东集团签订了入驻空港经济区框架协议,京东湛江项目占地约200亩,计划投资约5亿元。同时,中国邮政集团也签订了框架协议,邮政湛江项目占地约230亩,计划投资约5亿元。成功引进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以签约原子高科同位素医药中心项目为契机,配合市委市政府积极建设医药产业园。现代农业持续增效。积极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衔接,截至2022年底,2021年第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已完成投资额407.18万元,储备2021年-2022年乡村振兴项目98个。2022年广东翻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湛江市田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吴川市评为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半岛锦鲤、鸿洋养鸡场、松果养牛场、叶屋桑葚园等高质量现代农村企业稳步发展。

      三是加快建设城乡面貌,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聚力城镇发展攻坚,进一步放大镇区集聚活力,同时不断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方针,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更长远、更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城镇品质内涵进一步提升。投入2300万元,进行镇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对城区部分道路进行改扩建,于2022年初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切实处理民意,积极改进并做好与群众的沟通协调工作,得到了镇中山路居民的锦旗表扬。镇级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营。塘㙍市场已开始进行升级改造,将打造成为空港经济区塘㙍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镇村风貌不断提升。在2022年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中,累计清理积存垃圾点400处、共421吨。清理房前屋后、街巷、老旧居民区、农贸市场等区域乱堆放252处、清理河道、池塘、沟渠等水域漂浮物和障碍物88处、拆除沿街破旧雨棚、遮阳蓬等破旧附属设施89处、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277处、共360平方米,拆除乱搭乱建、违法建筑45处、共668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的环境,全面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有27条自然村进行村内巷道硬底化、污水管网铺设、“四小园”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共建设四小园小生态板块449个,村内危旧泥砖房基本清除完毕,村庄环境面貌得到全面改善,严格落实“一户一宅”等宅基地管理规定。根据地域特点和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建立了村收集、镇转运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镇垃圾收集点491个,均实行垃圾统一转运。配备保洁员共439名,各自然村均落实保洁员上岗作业,农村保洁覆盖面达100%。聘请了22个公路沿线保洁员,确保每条交通线都有专人负责卫生保洁,抓好交通线环境整治。截至去年年底,通过对符合条件的新建或改厕用户奖补1000元,公厕奖补5万元/座,提高群众无害化卫生户厕新建、改建积极性,累计新(改)建公厕74座,户厕改造104户,目前户厕普及率达100%,公厕按需建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建立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并实现工作常态化,3户脱贫不稳定人口全部纳入动态监测范围,落实了针对性帮扶措施。各级涉农资金项目总共支出约1590万元,实现了31条村庄提升建设,对各村不同需求开展对应的“厕所革命”工程、村内道路硬底化建设、“污水攻坚行动”项目工程、“四小园”建设。实现连片15亩以上撂荒耕地复耕面积达约3796.88亩;与驻镇工作队集中力量实施驻镇帮镇扶村项目共约2270万元。空港旅游迅猛发展。立足空港优势,抓好乡村特色精品旅游发展,积极依托地方小食资源优势,引智引资引策发展特色产业。现有杨赤里幸福新农村、宇龙农场、林利亨家庭农场、燕来农场、上杭生态休闲公园等一批休闲观光产业。

      四是持续保障社会民生,民生福祉进一步提升。坚持民生优先,努力增进民生福祉,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年全镇累计发放低保金约1179万元,累计发放五保金770万元,发放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54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共12万元,帮助了低保户60人,特困供养对象34人,其他特殊原因致困的27人。教文卫条件持续改善。加大教育投入,实施学校扩容工程,支持张炎纪念中学标准化校园建设项目工程,推进学校教育扩容提质,完成张炎纪念中学标准化校园建设项目工程征地约26亩。文体服务丰富厚实,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塘㙍镇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升效,推动民间粤剧文化塘㙍镇曲艺社的蓬勃发展,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7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改善卫生条件,塘㙍中心卫生院进行升级改造。公共服务稳步推进。现有高标准的公益性墓地已建成16个,骨灰楼一座。继续抓好我镇残疾人的康复、扶贫、就业、培训等工作,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2022年全年共登记享受困难生活补贴101人次,享受重度护理补贴79人次,发放补助金额共计46万元。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留存资金分配工作有序推进,落实留存资金1531.8万元,完成率为100%。完成全镇60周岁以上参保人员生存认证。严格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全力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发放优待对象抚恤补助金。环境保护全面加强。依法取缔关停市级类散乱污和废塑料企业(场所)共计3家,自查类3家。联合开展“两断三清”执法行动,对未做到的企业实行强制三清,共清理相关企业(场所)废旧材料约65吨。排查生猪养猪场657场/次,口头督促整改养殖情况131起,无害化处理镇范围内乱弃死亡畜禽尸体2起。镇级河长16人,村级河长27人,镇级河长做到了一旬一巡河,村级河长做到了一周一巡河,做到了河流常态化管理。国防动员、统战、民族宗教、海防打私,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组织人事、档案、保密、老干及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步。

      五是强化社会治理,发展大局和谐稳定。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全力推进平安塘㙍建设,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加大。镇领导班子累计率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导工作100余人次。全镇全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行动43次,检查企业192家。出动检查300余人次,共排查安全隐患187余处,完成整改187余处。累计出动人员近200人次,检查场所100多家,消除消防火灾隐患130余处。对铁路沿线、林区、墓地等重点部位进行蹲守巡查,累计劝退砍伐树木焚烧枯枝落叶行为11次,防火巡护100余次。安全隐患全部实现闭环,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充分发挥28支人民调解队伍的力量,高效处理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重‎大矛‎盾纠‎纷不‎上交‎”。共受理各种信访事项147件,其中初次信访事项63件,办结率100%。通过积极化解积案,六庙村村民小组还赠送锦旗对我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给予了肯定。完满完成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工作。开展“平安夜访”活动,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平安建设展现新气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春风利剑”专项行动,行动期间办理了涉赌、吸毒案件8宗,行政拘留、处罚、抓获、刑拘43人,发放宣传单3500张,宣传横幅300条,粘贴海报500多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连家船”案例整改工作,积极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和排查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健康文明社会保驾护航。全镇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没有发生森林火灾和消防火灾人员伤亡事故。

      六是提升行政效能,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把方便群众办事作为转变工作思维的重要抓手,推动实现工作从重管理到重服务的职能转变,提供便捷优质服务。畅通诉求渠道。2022年办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事项798件,办结率达100%,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切实有效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坚决依法行政。依法发出《限期拆除通知书》109份,《责令停止自然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124份,拆除占用耕地的建(构)筑物共5宗,拆除整改面积3.64亩。对约350人次进行了耕地保护政策的宣传讲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常态化开展工作。坚持开展宅基地日常巡查工作,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不定期流动巡查,及时制止及处理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大力打击在重点项目处发生的抢栽、抢种、抢建等违法行为,对于重点地区实施全天候轮班巡查值守,推动征地拆迁工作,促进项目顺利建设,助力塘㙍腾飞发展。

      七是全面加强廉政建设,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共组织40人次开展了20多次明查暗访,有效巩固落实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加强对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进行整治,高度重视做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为维护全镇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出了积极贡献。扎实开展廉政教育。开展约谈58人次,推动解决工作6起,对我镇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疫苗接种等工作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有效推动我镇机关作风向好转变。

      各位代表!回顾2022年的工作历程,全镇上下团结一致,锐意进取,我们抗疫情、战汛情、稳社情,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成绩令人鼓舞。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对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受新冠疫情、经济环境下行等因素影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压力大;内生动力不足,缺乏具有集聚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产业或带头人,乡村振兴发展任重道远;乡村建设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城镇品质还有待提高,生态环境还有薄弱环节;高层次人才缺乏,剩余生产力不足;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风险隐患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政府行政效能还有待提升等等。对此,我们要直面问题和挑战,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计划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全程。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我镇继续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三化三大”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竞标争先”行动、展现“比学赶超”状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按照上级决策部署,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交通、产业现代化,坚持实施“工业立镇、农业稳镇、交通兴镇、商旅旺镇、生态美镇、依法治镇”六大发展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走出一条适合塘㙍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塘㙍发展成为区域交通枢纽和吴川市域副中心。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两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以及湛江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湛江市“两会”以及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打造吴川市域副中心,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共富样板建设新局面。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立足区位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牢牢把握湛江吴川机场的契机,充分发挥空港经济区对塘㙍镇的辐射带动作用,规划形成“一轴一带五组团”的空间结构。以多种方式推动创业融资形式,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力度和服务水平,加快促进产业发展新格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对“六乱”现象的整治,实施好“首席服务官”机制,完善项目代办制度,主动提供“管家式”代办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提高发展质量的重中之重。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主体责任,营造全体领导干部重视、参与、服务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确立“寓招商于服务之中”的引资策略,对项目审批落户、投建、投产提供“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增强企业投资发展信心。持续落实优惠政策、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软环境。加快工程项目建设。大抓空港项目抓大空港项目。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推进空港经济区建设,加快完成空港经济区起步区一期征地拆迁工作,把空港经济区作为塘㙍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尽快推动智慧物流产业园、邮政粤西(湛江)邮件处理中心等项目落地建设。配合上级完善区内市政道路、物流仓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把握好空港与生物医药产品特点高度契合的优势,以签约原子高科同位素医药中心项目为契机,配合市委市政府积极建设医药产业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握湛江吴川机场,汕湛高速吴川支线、沈海高速吴川段改扩建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区位优势,发挥机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构建粤西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加快机场高速、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的建设进度,积极推进沈海高速机场北互通连接线吴川段项目征拆工作。计划申请债券资金2.1亿元建设湛江吴川机场空港经济区中小企业集聚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预计2023年开工,加快机场周边路网建设,升级改建进园道路,努力把交通“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谋划空港产业体系建设。激励本土规上以上工业企业抓住空港经济区发展机遇,拓宽市场,不断壮大规上企业经济规模,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更多的工业企业落户。同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打造集航空出行、零售、餐饮、休闲、游乐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以“同城同质同价”为核心打造特色商贸圈,打造空港产业重镇,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将空港经济区起步区建设成为湛江市生态环境优美、临空产业聚集、公共服务完善的“空港经济区先行发展示范区”。

      二、打造乡村农业特色,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提升村庄风貌,协助村民产业振兴,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22年的基础上稳步增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打造高端农业。发展现代农庄、家庭农场,发挥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持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鼓励农民摒弃原有的传统务农模式,推动全镇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开启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机制。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衔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扶持,以吴川市副中心城镇定位乘势而上,大力发展空港经济,加大农业冷链配送体系建设,打造大湾区粤西优质农产品集散基地,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因地制宜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深入调研摸底,科学规划,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我镇因地制宜推进“水稻+稻田鱼”、“观赏性水稻”、莲藕、花卉规模化种植等多个特色种养项目。打造空港旅游景区。以杨赤里为基础,打造“空港特色小镇”。抓好乡村特色精品旅游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整合名人故里、历史建筑、民俗文化资源等,如进一步挖掘张炎将军故居、世德将军故居等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充分做好乡村生态、红色旅游文章。擦亮“历史名镇、名人故里、美丽乡村”名片。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紧密联系本地发展实际,在学思践悟中走好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真正使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在塘㙍落地根生,开花结果。

      三、因地制宜细化措施,全力做好镇容村貌提升工程。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多措并举加快现代环境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高。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落实省民生实事农村生活污水项目工程建设,在塘回、茅坡、下石硅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为乡村环境治理奠定基础。建章立制压实责任。落实驻村包企制度,责任压实到村。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各级巡查力度,发现“散乱污”和废塑料企业(场所)及时上报,彻底取缔关停辖区内的“散乱污”和废塑料企业(场所),进一步杜绝企业私自开工的现象。提高群众保护环境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环保意识。扩大环保影响,强化群众、企业的环境意识,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丰富群众的环保理念,使人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事业中。

      四、坚持民生优先,全面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加快创建卫生城市。深度聚焦创建标准和要求,在思想上重视、领导上加强、宣传上发力。把创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相结合,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务实、真实、具实,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镇区道路改扩建工程,切实改善镇区风貌。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公共秩序监管、“八小”场所管理等方面工作。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加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优抚对象、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推进城乡养老、医疗保险缴费工作,确保缴费率达到100%。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围绕民生重点领域,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坚持“小切口大变化”办好民生事。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工作。从长远性考虑规划生态墓地、生态骨灰楼的选址建设。支持社会团体组织成立养老协会,凝聚社会力量做好做优养老服务。

      五、持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全面营造和谐有序新气象。全面提升镇域社会治理水平,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加快完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责任,狠抓措施落实,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把平安建设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治理力度。继续狠抓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健全各村(社区)调解网格,切实提高调解效率,加大重复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定期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严格落实社会矛盾化解村(社区)为主的工作机制,实行属地管理、首问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进镇、职能部门、村(社区)三级疑难突出信访问题包保责任制,确保各类纠纷有效化解,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利益。加强宣传力度。持续深化各专项行动,积极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明确创建任务,落实责任,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提高宣传效果,再通过专项行动以及专项整治,不断提升平安创建活动的整体水平,提升工作成效。完善管理体系。加快综治中心建设,积极落实“五室一厅”建设,完善上墙制度,充实人员配置。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完善特殊人群分类数据库,进一步推进特殊群体服务信息化管理、共享,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平安夜访”和社区警务工作,推动平安塘㙍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六、加快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加强治理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用政治眼光观察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用改革的方法和市场的力量破解发展难题。强化镇、村干部学习意识,采取理论业务培训、实践锻炼、测试考试等方式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能力。坚持实干兴镇,提高行政效能。运用政府办公系统、政务服务、智慧督查等电子政务平台。实施政府执行力提升行动,按照目标、平台、项目、政策、改革、机制、督查考核“七要件”的闭环运作体系,将政府工作量化、项目化、责任化,切实消除工作推进的障碍和堵点,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地见效。拓展推广“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成果应用,坚持优化窗口服务,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强化制约监督,恪守清正廉洁。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任务,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开展土地利用、工程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精文减会。全体干部职工要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做人,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同志们,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找准塘㙍所处的历史方位,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在顺势、借势、用势、拓势中多层面释放红利,在新征程上担负起推动塘㙍实现跨越发展的时代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更坚定的政治自觉、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更强烈的服务意识、更坚实的责任担当为推动塘㙍镇快速崛起,全面开启塘㙍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争当推动吴川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塘㙍打造为吴川市域副中心城镇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