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军人到社区建设带头人
——欧华昭先进事迹
欧华昭,男,1957年10月生,广东吴川人,1976年02月到1978年04月在广西军区独立师54208部队服役,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12月担任吴川市大山江街道岭圩社区团支部书记,2013年12月至今担任吴川市大山江街道岭圩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45年前,欧华昭高中毕业,有一天村干部在村中发布征兵信息,欧华昭听到后,异常地兴奋,第一时间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经过体检、考察、政审等一系列程序,层层筛选,欧华昭终于如愿以偿。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孑然一身出远门,稚气未脱的欧华昭忐忑不安,对未来的军旅生活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欧华昭就是这样,默默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满腔热血,在自己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也让身边的战友们变得更好。两年的军旅生活,让欧华昭从一名普通的农民群众变身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1978年04月,从军队退役之后,欧华昭先办个体企业研究化工工作,直至1997年12月回到他最初出发的地方、梦想的起点——大山江街道岭圩社区团支部书记,负责党支部全面工作。从2013年12月起至今“一肩挑”,担任岭圩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在任期间,他注重团结班子。在工作中,欧华昭主动承担领头人的作用,通过谈话谈心、沟通交流等方式,提高村“两委”干部的思想认识,改变工作作风,调动工作积极性。在他的努力下,村“两委”班子更团结、关系更协调、干劲更充足,进一步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了坚强的战斗堡垒。
注重队伍建设。欧华昭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积极培养优秀的年轻人入党,不断地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为党组织提供坚实的力量。积极吸收年轻有干劲的党员进入党支部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坚强的战斗集体。
注重发扬民主。凡是重大决策都要召开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对社区里的帐务帐目、集体资产的经营情况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实行透明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密切干群关系,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在道路建设方面,当年欧华昭带领岭圩社区率先完成道路硬底化。当时,政府每公里补贴7万元,实际操作每公里要投入20万元,空缺怎么办?欧华昭也为难了。后来,他开始努力发动群众,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创业成功的老板,最后集资了260万。联合政府补贴140万,成功实现了岭圩社区的道路硬底华。在修建过程中,他不但组织村里的年轻劳动力积极参与,自己更是日夜跟进,经常一天只睡5小时。
争分夺秒抢修溃地。受2012年强台风“尤特”影响,吴川多地出现洪灾险情,多处堤围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山江街道东埇社区两处决口江堤欧华昭带领村内年轻劳动力顶着烈日参与抢修受损堤围。水位下降后,该堤段表面是一片淤泥,车辆无法行走。为了不拖延时间,欧华昭主动带领施工车辆将拉回的碎石块平铺在上面,方便施工车辆行驶,加快了堤围修复进度,每天加班加点抢时间修复。
2016年实施002乡道大山江区域硬底化。当时也是资金紧缺,领导找到欧华昭,他义不容辞自己挑起责任。一接到命令,他就开始联系村代表将信息传达,开展各种捐款活动,最后集资了40万,成功实现了2公里的硬堤化。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欧华昭放弃了春节假期,大年三十就返岗工作,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中,与“两委”干部挨家挨户排查辖区内湖北返吴人员及发热人员,经常排查到深夜,饭都没有按时吃过。在疫情期间,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一名党支部书记,要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欧华昭带领党员干部搭起帐篷、设起劝返点,构建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同时,发动网格员深入各村民小组对村民宣传防疫知识、张贴宣传标语、布设告示牌,引导村民科学应对疫情。
在工作中,虽然欧华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工作中他将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