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招未成年学生当“气氛组”,一酒吧被判公开道歉
开业仅一年
违法雇用未成年人达60余名
以提供免费酒水为诱饵
招揽未成年学生充当酒吧“气氛组”
这种违法经营的酒吧必须严惩
但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们
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并且敬畏法律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淮安市人民检察院诉涟水微时光酒馆(挂牌为V-PARTY酒吧)及经营者李某某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微时光酒吧被判立即停止招用未成年人以及接纳未成年人进入其经营场所,并在省级媒体向公众赔礼道歉。据悉,该案为全国首例酒吧侵害未成年人权利民事公益诉讼案。 酒吧:吸引未成年人消 费、聘用未成年人做工 经调查发现,该酒吧没有按照规定在其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该酒吧建立2个“精英部落福利群”,群成员近200人,多数均为未成年学生,通过该群邀请未成年人到酒吧免费喝酒,被称为“气氛组”。 群里会“大方”地发红包,吸引更多人关注。“气氛组”一位负责人表示,每带一桌人到酒吧就有40元的提成,酒吧每桌提供1瓶洋酒和4瓶饮料。此外,该酒吧还先后招用60余名未成年人担任营销员、服务员。 庭审现场播放的酒吧营业视频显示,表演人员衣着暴露,现场一片混乱。曾在酒吧负责营销酒水的未成年在校生小张说,在酒吧工作期间自己每天都喝到吐为止,经常意识不清,并因此患上了急性肠胃炎。2004年出生的小韩,一度喝出胃出血,凌晨被送到医院抢救。 该酒吧因存在招用未成年工和童工的违法行为,被涟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处以2万元、8万元的行政处罚,因不配合检查被处以1.8万元行政处罚。但是,酒吧不仅一直未缴纳罚款,还组织躲避检查。 判决:停止违法行为 向社会公开道歉 2021年12月20日,淮安中院立案,受理淮安市检察院提起的涟水微时光酒馆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2022年1月11日,庭审组织双方进行充分质证和辩论。法院认为,未成年人因其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思想、行为易受到不良因素干扰,需要法律给与特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不得招用未成年人。涟水微时光酒馆接纳未成年人进入饮酒,招用未成年工,用免费酒水为诱饵吸引未成年人,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涟水微时光酒馆在一年多的经营时间里因发生酒后滋事、打架斗殴等事件引发警情数十次,对周边学校的风气造成不良影响,破坏了不特定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使不特定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遭受被侵害的风险,具有损害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双重性。 法庭当庭宣判,判决涟水微时光酒馆立即停用招用未成年人和接纳未成年人进入其经营场所的行为,十日内在省级媒体及涟水微时光酒馆开设的社交营销账号上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酒吧实际经营人李某表示服从判决,愿意赔礼道歉,并将支付10万元公益金,并当庭宣读了检讨书。 后续:明确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责任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发现,多名涉案未成年人表现出深深的悔意。法官千方百计找到这些孩子的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据了解,家长们大多很少关注孩子的成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遇到孩子叛逆期束手无策。 当地法院和检察院制作了家庭教育指导令,在庭审后向涉案的几名未成年人家长送达,向家长们介绍家庭教育促进法,释明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负的主体责任。当地妇联家庭教育指导师结合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向家长们讲述如何增进亲子关系、怎样引导孩子成长。 一位旁听庭审的江苏省人大代表感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这个案件不仅保护了涉案酒吧附近的未成年人,也营造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歪了的生意经必须斩断! 向酒吧接纳未成年人说“不” 来源:广东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