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份来自非洲的委托书平息八年纷争

时间:2021-12-29 16:24:48 来源:本网
【 打印 】

2021年12月16日,一份来自科特迪瓦的委托书跨过重洋来到调解员手中。在博铺司法所的主持下,一宗长达8年、涉及金额50万元的债务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图片

债务未清引纠纷

2021年11月的一天,吴川市博铺街道欧某到吴川市司法局博铺司法所申请对其与李某之间的债务纠纷进行调解。原来,欧某在2013年将名下的土地作价120万元转让给李某,后因争议,双方解除合同,约定由李某归还土地,欧某则将已收到的90万元返还。但直到2021年11月,欧某还欠李某余款50万元未还清,李某则占用欧某土地从事生产。多年以来,双方协商未果,矛盾愈积愈深。
调解不怕开头难
刚开始,双方因多年积怨,对调查并不配合,调解员只能向社区干部、周边的邻居了解双方情况,邻居表示有一方的人非常“牛精”(吴川方言,即“固执且很难听进别人意见”的意思),调解很难取得进展。
但在调解员极力劝说下,双方最终初步确定调解方案,并约定下次见面签协议。
存心结,矛盾再起
本以为事情即将告一段落,12月某天,双方再次爆发矛盾。原来,李某为稳妥起见,要求欧某全家都在调解书上签名,其中也包括了欧某在非洲工作的儿子,甚至要求其到当地的大使馆出具相关证明。这一要求,引发了欧某的强烈不满。
调策略,定戈止争
为了能够解决这段纷争,调解员反复研讨,又接连数天以各种形式规劝双方。
经多次沟通,调解员意外发现欧某特别疼爱这个在非洲做外贸生意的儿子,平时也愿意听他的意见,更为难得的是李某对欧某的这个儿子的意见也比较认可。

调解员当机立断调整策略,在多次联系下,欧某的小儿子被调解员的诚意所打动,其表示愿意配合做思想工作。调解员则趁热打铁,约见双方当事人,逐一确定了协议条款,最终促成了双方和解。
       至此,一宗八年的纠纷得到完美化解。(博铺司法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