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防诈骗宣传】谨防6大类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提高防范意识
01保健品诈骗
诈骗分子一般会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导老年人购买,从而实施诈骗。
风险提示:不要相信世上有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其中很可能潜藏着诈骗陷阱,运动健身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应该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02中奖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或者互联网软件群发虚假中奖信息或邮件,受害人一旦联系兑奖,诈骗分子就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滞纳金”“违约金”等各种名目要求受害人汇钱,实施诈骗。
风险提示:天上不会掉馅饼,更没有免费的午餐,老年朋友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增强防骗意识,收到类似中奖信息时千万不要轻信,不要贪图意外之财,以免上当受骗。
03温情诈骗
诈骗分子专门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假装和老人“谈朋友”,通过“陪伴”获取他们的信任,实则掩盖诈骗犯罪的目的。
风险提示:老年朋友不要轻易相信“外人”的话,警惕陌生人突如其来的“好意”。作为子女,也要经常关心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不要给诈骗分子打亲情牌的机会。
04古董收藏品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高收益、高回报、公司回购、增值拍卖等销售方式,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低价书画、纪念币、纪念钞、玉器等“收藏品”,获取高额利润。当受害人意识到这些所谓的“收藏品’是毫无价值的手工仿制品时,诈骗分子已经逃之夭夭。
风险提示:谨慎投资审资质,理性收藏辨价值,切忌贪小便宜吃大亏,切勿轻信花哨营销掉“陷阱”。
05“以房养老”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免费体检、免费领取保健品等方法和老年人拉近关系,骗取信任。诱导老年人以房屋作为抵押进行贷款,投资理财产品,承诺高额利息。老年人最终不仅收益和本金无法收回,也失去了房子。
风险提示:老年人须提高警惕,在日常投资理财过程中,不要盲目被高收益所诱惑。一方面,务必选择正规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对于房产等大额投资项目一定要谨慎,尽可能多与家人或者专业人士咨询商量后,再做决定。
06代缴费诈骗
诈骗分子假借认识单位或公司工作人员的名义,一次性收取需缴费金额,谎称可代缴各类费用,以便其享受折扣、领取返额等优惠福利。
风险提示:接到陌生人的电话,不要轻易相信,一旦陌生人在电话中提出汇款、转账、垫资等要求,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轻易汇款,如果无法辨别,可以拨打110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