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之治”夯实“中国之治” -大山江街道基层治理小故事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能不能贯彻好、落实好,事关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基层特别是村(社区)服务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应以理服人,从源头减少纠纷。吴川市大山江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在治理过程中,切实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在东埇社区东埇村的邻里纠纷当中,同村居民因道路留空问题尤为突出,群众时常因为“几厘米”问题而怒目相向,大山江街道相关职能部门、驻东埇社区工作组、东埇社区居委会、东埇村民小组多次到实地调处,积极做好双方思想工作,合理评判事项缘由并提出相对公平的意见,不断引导和疏导,最终在一片和睦融洽的气氛当中实体化解了基层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相处的乡村环境。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我们坚信,在为民办实事的点滴工作中,勇于深入基层解决问题的领导干部一定会不断赢得百姓的认可和好评,收获满满的民心与赞扬。
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应以科技赋能,不断完善网格化“智”理。基层治理为人民,要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创新机制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大山江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充分利用粤平安综合网格管理服务应用,每日督促各社区及时上传有关网格事项,统计各社区所发生事件。有效进行精细化辨别,一旦发现急、难、盼等问题第一时间让网格调解员随即到现场处理,以讲法、讲理、讲情三方面稳定群众情绪,同时组织干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核查和调解处理。通过现代化的智能体系,能实时随时随地进行指挥、调度、核查,及时高效地回应群众诉求,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得到大大提升,让基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
基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任务繁重,只有推动人往基层走,党员干部们一心吃“百家饭”、用心干“百姓事”,才能有底气将基层工作做深做实。大山江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将不断走好踏实群众路线,架起党群连心桥,切实打通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路”,以新时代“枫桥经验”,打开高质量发展的基层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