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吴川市财政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8-11-19 15:50:53 来源:本网
【 打印 】

2018年,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以及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积极财政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中央、省委巡视组和市委巡察组开展巡察工作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两个责任”,讲纪律、守规矩,咬住目标,攻坚克难,强化管理,依法理财,推进改革,强化监督,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支出需要,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的预期目标。现将全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1-10月我市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收入完成情况。1-10月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095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74200万元的95.6%,快于时间进度12.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9394万元,增长15.3%,居于湛江各县市之首,分别高于湛江收入增长水平(11.4%)的3.9个百分点和湛江各县市收入增长水平(5.5%)的9.8个百分点。其中:本级税收收入5076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95.8%,占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的71.5%,比上年同期增加16970万元,增长50.2%,分别遥遥领先于湛江各县市税收收入增长水平(15%)的35.2个百分点和湛江市税收收入增长水平(23%)的27.2个百分点,主要税收增收项目有: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环境保护税,十项税种共增收17654万元,拉动本级税收收入增长52.2个百分点;非税收入2018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95.3%,占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的28.5%,比去年同期减收7576万元,减幅27.3%,主要非税增收项目有: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专项收入、罚没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2.支出完成情况。1-10月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19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93.2%,快于时间进度9.9个百分点,同比增加271万元,增长0.1%。财政支出主要集中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卫计生、农林水等民生支出36414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4%,比上年同期减少5225万元,减幅1.4%。其中GDP考核涉及财政八项支出321096万元,同比增加48554万元,增长17.8%,在湛江各县市排位较前。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10月,我市政府性基金收入5259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4%,同比增加6882万元,增长15.1%1-0月我市政府性基金支出5642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5.3%,同比增支9640万元,增长20.6%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10月,我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01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5984万元的100.2%1-10月我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64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5984万元的29%,慢于时间进度的54.3个百分点。

(四)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10月,我市社会保障基金收入3455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27313万元的126.5%,同比增长120.4%,其中:城乡城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185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16.6%,同比增长120.4%;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693万元;1-10月我市社会保障基金支出2310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85.3%,同比增长19.9%。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055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24105万元的85.3%,同比增长19.9%;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553万元。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千方百计抓收入,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咬住目标,攻坚克难。紧紧围绕市委、市府今年提出“两个目标”不动摇,雷打不动,全力以赴抓好收入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二是细化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抓收入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将抓收入工作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目重要政治任务来具体表现,切实把收入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倒排收入工作计划,列出收入明细清单,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三是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确保形成齐抓共管格局。财税部门加强与国土、房产、住建等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真正做到了解和掌握税源动态信息,扎实抓好地方税费及时入库;同时我们在牵头抓好非税收入工作的同时,还及时组织督促税收入库工作,动态掌握税费入库进度,一周一小报,一月一大报,牢牢掌控财政收入主动权。税务部门牢牢抓好建筑和房地产等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税收工作,尤其是重点抓好碧桂园鼎龙湾、碧桂园海滨项目,抓大不放小; 同时加大清欠税力度,以有效地打击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拟通过法律手段追缴历史欠税,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各镇(街)党委、政府和各执收执罚单位将收入摆在中心工作首位,要认真落实收入主体责任制,分片分级分层抓好收入工作,确保不拖全市税收收入的后腿。到今年第三季度止,我市地方本级税收收入5076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95.8%,比上年同期增加16970万元,增长50.2%,分别遥遥领先于湛江各县市税收收入增长水平(15%)的35.2个百分点和湛江市税收收入增长水平(23%)的27.2个百分点;而且我市第三季度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的71.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6.6个百分点,实现了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精打细算抓支出,实现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

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突出公共财政支出导向,加大薄弱环节建设支出力度,补足民生短板项目,努力打造民生财政。20181-10月,我市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卫计生、农林水事务等十类民生支出共完成36414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4%,同比减少5225万元,减幅1.4%,主要原因是湛江国际机场项目建设同期减少5.5亿元。虽然我市1-10月民生支出同比减少5225万元,但是我市GDP考核涉及财政八项支出321096万元,增长17.8%,在湛江各县市排位较前。其中:1-10月份我市保工资支出15.56亿元,尤其下半年补发201410月至20156月共9个月的财政供养人员工资,财政要增支1.1亿元。据统计,预计2018年我市工资性支出约18.1亿元,占当年实际可用财力16.6亿元的109%,实现保工资、保民生支出需要。其中:

一是加大精准扶贫投入力度。20181-10月我市农林水支出50050万元,同比增加13334万元,增长36.3%。其中:我市精准扶贫投入37729万元,其中: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补助27589万元,教育方面建档立卡免学费和生活补助1980 万元,社保方面医疗保障建档立卡 8161万元。

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1-10月全年教育支出95637万元,同比增支9507万元,增长11%。其中城乡实施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12134万元;普通高中助学金337万元;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免学费补助资金33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公用经费补助资金281万元;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资金279万元。

三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6497万元,同比增支19278万元,增长33.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8066万元,同比增支2642万元,增长3.1%。其中:拨付15万名城乡居民养老金20552万元;为2.2万名城乡低收入人群和4629名五保对象发放低保救助及五保供养补助9478万元;兑现公共卫生项目、药品“三统一”综合补偿、村医补助和3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补贴资金、累计为101万名新农合参合人员报销医药费3.84亿元,切实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是保障重点项目支出。2018年我市重点项目支出5.9亿元,其中:滨江路片区整治项目建设16000万元,累计投入4.5亿元;湛江国际机场建设4亿元,累计机场建设14亿元;市城区道路改造项目包括人民路非机动车道、克平路、敏宁路等路段改造建设3000万元。

(三)不遗余力抓改革,实现财政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一是继续深化预算改革,实施公开透明的预决算制度。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进综合平衡预算;实施预算决算公开制度,我市将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上级转移支付等情况在吴川政府网站或部门门户网站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二是政府采购工作更高效规范。全市启用政府采购计划管理和电子采购平台双系统,实行网上采购,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增强政府采购透明度。1-10月我市政府采购金额 40899万元,节约资金935.3万元,节约率2.2%。三是强化基本建设投资的管理。1-10月我市编制和审核工程预结算   250宗,审定工程总价63867万元,核减金额7375万元,核减率为10.4%。四是推进绩效评价改革。对73个企事业单位112个项目,涉及资金35138万元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应。

(四)扎实推进PPP项目建设,搭建我市经济大发展框架体系

我市目前已经纳入财政部PPP项目库的项目共有7个,投资总额为44.1亿元,主要包括:火车站建设2.5亿元、市中医院搬迁3亿元、市人民医院迁建11.9亿元、滨江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5.4亿元、环保热力发电厂及配套设施项目6.3亿元、博茂二级渔港项目6.7亿元、市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项目8.3亿元。其中:市妇幼保健院项目正在招投标,博茂二级渔港项目准备招投标。

(五)强化政府债务管理,积极化解债务风险。近年来,我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出台《吴川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切实将地方政府债务分门类别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确保我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完全可控。到201810月底,我市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53587.6万元,其中:政府债务51529.8万元,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57351万元之内;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余额1476.2万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余额581.6万元,各项债务风险指标较低,债务风险完全可控。同时,20187月,收到上级下达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转贷资金10000万元,其中:新增其他专项债券5000万元,安排梅录建材厂回迁房改造项目2000万元、人民路“白改黑”工程3000万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5000万元,安排妇幼保健院征地项目2800万元、南海明珠征地项目1000万元、鼎龙吉兆湾征地项目1200万元;截至目前为止,已拨付新增债券转贷资金6851.7万元。

(六)一丝不苟抓监督,实现资金管理规范化

一是认真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检查,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加强对基层财政所财务收支检查,以查促管,以查促改。同时健全财政部门内部控制机制,各基层财政所配备相应固定的监督检查人员,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三是对吴川三中、覃巴中学、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0个单位进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检查。四是认真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检查,全年对党校、经信局、农机局等10个单位进行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和收益检查。五是加强农村财务监管。继续推进农村财务监管平台管理,将全市所有农村会计核算纳入平台管理;在抓好农村财务审计的同时开展农村财务管理专项整治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六)全面从严治党抓党建,为促进财政工作提供思想政治保障

一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牢记领袖嘱托,担当时代使命,扎实工作,为我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二是强化政治担当,扎实做好各级巡察工作。以中央、省委巡视和市委巡察为契机,认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不折不扣落实整改措施,突出巡察引领工作,全面转化整改成果来推动财政工作,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三是认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通过采取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及时召开我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题会议、制定了《吴川市财政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实施方案》、签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责任书、落实各级各层责任、加强宣传发动、积极摸排线索等措施,重点在党组织建设、财政资金监管、资产评估行业监管及政府采购监管等方面排查线索,切实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认真加强维稳及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保证了财政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四是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各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抓好公务用车管理,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促进了机关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五是抓好档案和信息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局档案管理工作。同时抓好科研信息工作。1-10月上报省、市《财政信息专报》25期,其中18期被财政部网站广东省新闻联播采用,15期被湛江市财政简报采用,有16期在县级报刊登,成绩较好。

三、存在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中还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我市经济基础薄弱,财税增收困难,可支配财力有限;二是收支矛盾突出,刚性增支压力较大;三是财政改革仍需推进与深化,理财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财政队伍建设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四、2019年财政工作思路

面对复杂形势,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加强预算管理,狠抓增收节支,深化财税改革,确保实现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及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支出的需要。

(一)编制好2019年预算,科学统筹可用财力。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的原则,坚持按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独立编制,实事求是编制好2019年预算,确保保工资、保运作、保民生支出需要;同时强化预算执行主体责任意识,抓好预算均衡拨付工作,努力提升预算执行率。

(二)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实现2019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要紧紧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实施我市“一园二区三基地四板块”战略,大力支持产业转移园、交通、路网、文化、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并加大去库存力度,重点解决我市房地产企业库存过多问题,努力盘活房地产行业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好各项结构性减税和清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牢固稳健牢固经济发展实体。一要牢牢抓住我市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重点抓好碧桂园鼎龙湾、碧桂园海滨项目;二要牢牢抓住我市建筑行业税收征管,要持续这块税收潜力,力争此块税收新突破;三要牢牢抓住重点项目税收征管,要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尤其是我市当前已动工的重点项目建设,要抓紧抓实抓进度,要抓大不放小,切实做到应收尽收。

(三)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支出。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安排预算,将财政资金重点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突出“五保一促”的原则,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保还贷以及促发展需要。以民生为重点,继续加大民生实事的投入力度,优先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努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积极做好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着力补齐民生短板项目,确保全市民生底线水平达标;继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和面貌,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强化盘活政府土地资源,努力做好土地文章

目前,我市土地储备库存面积1095亩,2018年拟新增储备土地面积354亩。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盘活土地资源的力度,努力做大做强土地文章,力争2019年内我市土地出让金收入达突破20亿大关,力减财政支出压力。

(五)继续推进PPP项目建设,力促我市经济大发展

我市目前已经纳入财政部PPP项目库的项目共有7个,投资总额为44.1亿元,主要包括:火车站建设2.5亿元、市中医院搬迁3亿元、市人民医院迁建11.9亿元、滨江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5.4亿元、环保热力发电厂及配套设施项目6.3亿元、博茂二级渔港项目6.7亿元、市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项目8.3亿元。其中:市妇幼保健院项目正在招投标,博茂二级渔港项目准备招投标。

(六)推进财政改革,努力打造“阳光”财政。一是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落实新《预算法》,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从编制到执行的各项规定和管理办法,完善公用支出定额标准;进一步推进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公开、透明预算管理机制。二是进一步深化绩效管理改革。进一步提高我市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覆盖面,努力挖掘深度,提升内涵,探索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三是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切实加强部门结转结余资金管理,重点抓好财政存量资金收回使用工作,全面清理结转结余资金,盘活存量,整合资金用于急需资金支持的发展领域。

(七)抓好财政监管,努力打造“法治”财政。一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职能。重点对主要经济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拨付程序进行监督检查,做到以查促管、以查促改,堵塞漏洞,确保干部和财政资金双安全。二是强化专项资金全程监管。积极开展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将监督管理贯穿于专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实现“以监督促管理、以监督促服务”。三是强化非税收入和基金监管。突出“以票管收、以票控收”,提升非税收缴业务水平,规范非税收入执收执罚行为。四是强化政府债务监管。完善动态监管分析机制,积极推进融资平台建设,优化政府债务结构,确保我市债务在可控范围。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