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吴川市念好“八有字诀”
创建全省市县预算绩效管理示范点

时间:2023-01-29 10:44:50 来源:本网
【 打印 】

  吴川市作为广东省首批四个创建市县预算绩效管理示范点,通过念好“八有字诀”,将绩效管理的方法和理念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切实提高财政资金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实现了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目前,吴川市已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一、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有保障。吴川市加强与省财政厅、湛江市财政局的联系与沟通,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调研指导等形式,拓展工作思路,补足自身短板。由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处、湛江市财政局及吴川市财政局共同组成工作组,其中,省财政厅、湛江市财政局、吴川市财政局的领导同志作为工作组联合负责人,负责示范点建设的谋划、指导和督促落实,三方的联络员负责具体对接各项示范工作的推进,促进上下联系及时互动建设机制的形成。还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参与示范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理论优势,合力提升绩效管理成效。为切实推动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吴川市组织开展2022年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培训,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强领导,绩效管理有机制。吴川市紧紧围绕“三全四化”、“两必问两提高”等要求,制定了《吴川市预算绩效管理示范点工作方案》《吴川市财政局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内部工作规程(试行)》《关于推进部门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工作的通知》等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明确了目标要求、绩效管理范围、工作内容步骤、具体措施和责任分工等,畅通部门和财政内部的工作机制,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示范点的部署、推动,确保形成标杆典范工作。在推进绩效管理工作中,强化制度化保障,充分发挥数字财政平台作用,规范工作程序,推动工作创新,着力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全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三、关口前移,项目立项有评估。吴川市财政局将绩效管理关口前移,加强财政重大事项事前绩效评估,特别是对政府债券资金的评估审核,具体做法是市领导高度重视,高频率召开会议研究,每周召开一两次评估会议,亲自把关,修改项目,剔除没有效益的项目,按照轻重缓急安排入库,并且核查立项前的准备工作,市财政局印发了《吴川市财政绩效评估指南》,强调各个预算单位项目资金超100万以上的,都要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出具评估报告,经市财政局对口业务股室审核,局领导审批。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项目由市财政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重点论证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审核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和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科学设置,预算安排有目标。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置目标”的原则,把科学设置绩效目标作为编制预算、实施绩效监控、开展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在部门预算编制环节建立和完善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申报、审核、批复和公开机制,实现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五同步”(同步布置、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同步公开)。2022年吴川市财政局在数字财政平台上对69个市直部门和15个镇政府的整体支出和项目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

  五、加强管理,项目执行有监控。按照“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对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并定期通报,促进预算执行与绩效管理深度融合。重点监控预算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资金拨付不及时、支出效率低下、不按计划使用资金、偏离预算绩效目标等情况。采用定期汇报、现场查验等手段,采用绩效目标对比和阶段性反馈等方法,建立相应的监控模式。财政部门由监督办、资金主管科室参与共同构建预算执行绩效定期监控预警和提醒纠正机制,对绩效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时提醒纠正。建立重大政策、项目绩效跟踪机制,通过单位座谈、实地核查、跟踪监控等方式对财政资金项目绩效情况进行核查、督导。各单位落实绩效监控主体责任,定期采集项目绩效信息,分析项目进展、资金使用、绩效目标完成等情况,对监控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纠正,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六、跟踪问效,执行结束有评价。吴川市财政局建立健全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对预算部门(单位)财政运行情况实施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从2021年开始,吴川市财政局发文要求全市一级预算单位在年终后开展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并且在政府网上公开自评绩效报告,实现绩效自评全覆盖。财政部门抽取部分单位的绩效自评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反馈回各单位,有力推进整体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绩效自评和第三方机构、专家评价等外部评价结合的绩效评价工作机制。抽取吴川市科工贸和信息化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10个预算单位,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部门项目进行现场复审评分。专家组经现场查阅资料、询问、实地考察项目后,出具审核意见和评定档次,形成书面报告并进行通报,推动绩效管理全面深入开展。逐步建立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报告制度,将单位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向同级人大报告,推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绩效专家等外部力量对重大政策和项目进行重点评价。2020年组织开展44个项目自评,涉及财政资金39100万元,2021年组织开展36个项目自评,涉及财政支出项目资金189237.15万元。2020年对吴川市江心岛生态公园建设工程项目,2021年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优惠贷款贴息资金项目、吴川市数字校园项目、四好农村路项目支出进行重点绩效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及在政府网上公开,2022年对开展对涉农整合资金选定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自评复核和重点评价。市审计部门加强对市各部门各单位绩效情况审计监督。

  七、提质增效,评价结果有应用。强化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应用,实现绩效评价与部门预算的有机结合,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财政部门建立健全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将市级预算目标评审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将各单位绩效自评审核结果、整体支出绩效结果、重点绩效评价结果与下一年预算安排挂钩,充分利用绩效结果推动改进预算编制和完善相关政策。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对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政策和项目督促改进,对交叉重复和碎片化的政策和项目予以调整,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回,按照有关规定统筹用于亟需支持的领域。除补助到个人的民生项目外,市级财政对重点绩效评价结果为中、低或差的,下年度原则上减少安排或不再安排预算。将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及市人大作为决策参考。同时,将部门整体支出、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结果和政府机关年度“四个全面”绩效考核挂钩。各单位加强绩效评估、绩效目标审核、绩效监控、绩效自评、重点评价等绩效结果的应用,健全绩效结果反馈运用机制、落实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形成反馈、整改、提升绩效的良性循环。

  八、信息公开,绩效管理有监督。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信息透明度,吴川市按照“谁花钱谁担责、谁实施谁公开”的原则,加强绩效信息公开机制。财政部门每年将重点绩效评价报告在政府网上公开,同时将重要绩效目标、重点绩效评价结果与预决算草案同步报送市人大审阅,直观详细地汇报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借助人大、审计等部门和全社会的监督力量,构建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推动各部门各单位把“花好钱”和“办好事”紧密结合,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各预算单位加强绩效信息公开,每年年终及时向社会公开年初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及整体支出和项目绩效自评情况。对公开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的,依法依规通报并予以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