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强国复兴有我

强国青年科学家勇闯科技“无人区”

时间:2023-09-21 15:40: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打印 】



云洲智能无人艇巡航港珠澳大桥。

  “我名字拼音简写是‘DQ’,和大气的拼音是一样的。”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丹青的名字,来自于她身为大学物理老师的父亲。她是十位2023年“强国青年科学家”中唯一一位女科学家,主持人评价开朗爽快的她,“为人也很大气”。

  8月16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举办的2023“强国青年科学家”寻访活动分享会上,“巾帼不让须眉”的黄丹青解释自己名字的由来。这一幕引来阵阵掌声、笑声。

  8月的南海,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人才节”,来自国内各领域、各行业的青年科学家感受到来自一座城市对科研人才的礼遇。16日清晨,他们登顶南海魁星阁,领略“夺魁”殊荣;夜晚,城市的摩天大楼上演流光溢彩的灯光秀,致敬强国青年科学家,令这些埋首实验室、行走田野山岭的科学家感受到别样的氛围。

  而对这座城市而言,这样一群成绩斐然的科学家走进南海,分享交流,对接科技成果转化,让科学家精神闪耀南海。

  “做科研,我见过凌晨四点的校园”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个面向”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指明了方向。

  这群强国青年科学家,以“四个面向”为科技创新主战场,勇闯科技“无人区”,挑大梁、担重任、当主角,在许多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 有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无人船艇企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人推动中国跻身国际全海深探索能力第一梯队,还有人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创刊以来第一篇针叶树的论文……

  当看到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起飞那一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程晖的感觉是:“太爽了”。他负责国产大飞机机翼壁板装配关键技术攻关。

  练就“硬核”科研实力,意味着他们要付出更多努力和心血,以及面对失败、挫折的坚持与坚韧。

  “做科研,我有许多个夜晚在实验室度过。”北京大学工学院助理教授陈默涵分享说,“我见过凌晨四点校园的样子。”

  略显内向的吉林大学教授付君,站在分享会讲台前,翻着一页页介绍玉米产量的PPT,侃侃而谈。他长期扎根“世界黄金玉米带”,采用仿生减损的思路,攻克了国际上公认的玉米机收减损难题。

  胖胖的张云飞自称“胖是一种‘工伤’”。他带领年轻的团队致力于无人船艇领域研究,在无人装备前沿领域,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无人船艇企业,攻克了无人船艇自主航行、感知避障、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让中国无人艇技术跻身世界第一梯队,让中国无人艇航行在南极地罗斯海、青藏高原色林错湖,掠过太平洋的风,从中国驶向世界。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严开祺长期从事空心玻璃微球力学性能研究。实验曾经历了两年的停滞期:每天坚持做实验,但实验结果毫无规律。

“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严开祺一脸认真地说,“我们是‘国家队’,如果我们放弃了,相当于国家要在这个领域放弃了。”

  严开祺回忆,最开始研究空心玻璃微球的科研工作者把家里的煤气罐搬到实验室,用焊枪做实验,才在最后的实验样品里找到只占据1%容积的玻璃微球,“那个人是我的老师,而老师的老师70多岁还和我一起去实验室、下车间。”

  敢于挑战的严开祺终于发现,一个不起眼的小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我们认定了,空心玻璃微球是对的方向,是国家需要的重要方向,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才愿意在这个方向上发力。”

  他们的坚持突破了空心玻璃微球软化学制备的关键配方和技术,让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 号能在10909米深的深海里载人深潜作业,也让中国成为第一个有能力在万米深海开展常态化科考作业的国家。

  严开祺说,科学家要有韧性,要承受低谷期的迷茫,也能享受研究成功的高光时刻。而韧性和坚持,是前辈科研工作者的精神传承,也是当今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宝贵品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部绿色建筑研究团队,面向高原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给西藏居民盖“靠太阳就能取暖的房子”。他们团队坚持了20多年,受益超50万人,王登甲教授是接棒的第三代。他介绍,使用太阳能取暖,能让藏区室内温度从5℃-8℃左右提高到18℃以上。

  如今,在西藏多个县城、新农村建设了系列太阳能建筑和供暖系统,王登甲还在探索,在供暖基础上,让居民用上清洁的光伏电力、利用太阳能洗热水澡,他们朝着太阳能零碳建筑方向继续深入研究。

  “科学家就是要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探索和突破人类未知领域的边界,是一件迷人的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邱昆峰大胆闯入无人区,在崇山峻岭深处勘查,为寻找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料搭建微量元素大数据平台。

  “专注是科学家最重要的特质。”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张殷乾的研究领域是计算机安全,涉及云计算、区块链和机密计算等方向。

  对他而言,科研上的专注是一种无我的境界,他经常每天早上8点进实验室,晚上11点多离开实验室,每周工作7天,吃饭、洗澡、睡觉前,有时都会琢磨科研问题。他笑谈,“一个合格的科学家需要每周100小时专注于科研项目。”

  张殷乾的专注也体现在科研课题的选择。他回国后专注于计算机安全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在处理器安全架构、安全操作系统,以及形式化验证的关键领域进行科研攻关。

  这种专注换来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他设计的安全可信执行环境、可信操作系统、分布式安全协议,保障了数据计算的信息安全,防范数据流通过程的隐私泄露。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国际具有领先地位,也广泛应用到产业软件中。

  高大帅气的钮世辉被学生称为“松柏男神”,作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他愿意为探索未知坐“冷板凳”。他研究的针叶树,占据了全球森林面积的39%,作为先锋树种,可以生长在北极、高山等恶劣环境。但研究针叶树的科研团队和成果产出,不足杨树研究的二十分之一,“我可能从青年投入研究,到退休也很难看到大的突破”。

  他却乐此不疲,专注研究能活1000多年的中国松。中国松又称油松,是中国特有的乡土针叶树种。中国诗词里描写松之风骨,指的就是中国松。

  “科学家就是要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钮世辉说,“把它(指针叶树研究)变得不难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

  他与针叶树相关的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上发表,是北京林业大学建校70年来的第一篇,也是《细胞》创刊以来第一篇与针叶树有关的研究论文。“我很高兴地看到最近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研究团队开始启动了松树研究计划,研究松树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他说。

  “现代科学研究中,学科交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远程连线参与“强国青年科学家”分享会,他的一番话打动了很多人。

  他回忆,自己26岁从苏联学成归国时,与邓稼先、周光召一起参与氢弹研制。邓稼先接到任务出发前,对妻子说,“这事很重要,就是为它死了都值得。”这让年轻的杜祥琬坚定了为科技事业奉献一生的决心。

  杜祥琬院士为这群40岁左右的青年科学家送上鼓励,寄语作为国家科技事业中坚力量的青年科学家“后浪”奔涌。

  交流分享中,不少科学家惊喜地发现,尽管处于不同科研领域,但能互相启发对方的研究思路。

  黄丹青说,如今精准预测天气,需要计算机、物理、数学等多学科知识,“这和20年前我刚学大气科学使用的研究手段完全不同,这促使我不断学习,自我提高。”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教授周会认为,现代科学研究中,学科交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学科交叉不仅能给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机会,也能使一些传统的技术获得新的发展和应用。

  这要求科学家要像海绵一样从不同学科吸收知识和养分。周会集合热能工程、化学反应工程、新型材料开发的学科交叉背景,开发了城市固废和生物质的热化学清洁高效利用和二氧化碳转化等技术。

  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是科学家精神之一。陈默涵向超算发起挑战,也运用了交叉学科的知识。他结合了人工智能、物理建模和高性能计算等多学科的知识,致力于开发微观电子和原子尺度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软件。

  从事科研的道路上,往往人迹罕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钮世辉作为研究生导师。他总是第一时间给有意愿的学生回复一封邮件:我研究的领域,是一个(科研)成果产出少,难度大的方向,请你们一定要慎重,为自己负责。

  他接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回复:我们愿意做针叶树研究。钮世辉知道,“真正对科学有兴趣的人是不怕困难的,甚至偏偏择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