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之光照亮前路 法治之心引领未来
——吴川市梅菉街道办事处落实普法工作履职报告
梅菉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普法各项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夯实基层治理法治根基,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现将梅菉街道落实普法工作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升组织效能,落实任务职责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梅菉街道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普法工作,成立了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压紧压实普法工作职责
梅菉街道深刻认识到普法工作对于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将推动普法工作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将普法工作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坚决将普法工作职责落到实处。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带头开展普法工作。
(三)深入推动普法走深走实
梅菉街道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上级单位部门关于“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决策部署及工作安排,依据《梅菉街道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制定了《梅菉街道“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清单》,旨在清晰界定各部门普法责任,细化普法工作任务,确保普法工作目标明确,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普法工作。同时,街道将普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工作实际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及时识别并解决实际问题,为梅菉街道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深化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武装
(一)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梅菉街道不断健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领导班子带头学法,扛起普法学法的政治责任,树牢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纪律处分条例》、《信访工作条例》等与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规章文件,并在特殊节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专题学习。同时,要求坚持集中学习与课后自学相结合,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法治思想教育培训
梅菉街道坚持严抓法治思想教育,将法治教育纳入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内容。近年来,街道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开展了宪法集中学习、民法典专题学习、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培训班等系列法治讲座。除了线下专题学习研讨外,还动员全体干部职工集中线上学法。每年组织街道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法学考试系统”进行学习并参加学法考试,每年学法考试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100%。认真组织执法人员报名参加执法证考试,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水平,促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转变执法理念、夯实执法基础。
(三)落实法律顾问工作制度
梅菉街道依托现有街道法律顾问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为抓手,组成法律顾问团,遇有重大矛盾纠纷时及时咨询法律顾问意见,协助街道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及信访事项,提供法律性意见和合理性建议,有效预防法律风险,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同时,要求下辖社区邀请村(居)驻点律师到社区开展法治讲座,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
(四)坚持加强培养“法律明白人”
梅菉街道积极响应上级单位部门的工作要求,以社区为单位,每个社区培养4名“法律明白人”,重点培养矛盾纠纷调处、宣传教育、法律援助等业务能力,现已基本形成培养机制规范、队伍整合合理、作用发挥明显的“法律明白人”工作体系。截至目前,梅菉街道共培养59名“法律明白人”,实现村(居)小组全覆盖。
三、提升宣传质量,营造浓厚氛围
(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制度
梅菉街道坚持执法与普法有机统一,切实将“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职责贯穿到执法工作全过程。根据工作实际,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法,并向群众开展普法工作,把日常工作做好的同时还能更有针对性地区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规避群众再次发生触及法律底线的事件,着力提高全员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助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定期开展集中普法宣传
梅菉街道定期组织社区网格员、青年普法志愿者联合派出所、司法所等政法单位部门到辖区人流密集场所、重点路段等地点集中普法宣传,广泛开展法律援助、社会治安、人民调解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带动周边群众提高法律意识。今年,街道积极响应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的平安宣讲工作,认真做好宣讲场地布控,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配合好市平安宣讲队做好宣讲工作,下户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面对面向群众宣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述相关案例,派发宣传小册,积极提高辖区群众法治素养。今年以来,我街道共开展宣传活动共22场,发放法治宣传资料12000余份,出动工作人员600多人次,悬挂横幅90余条,设置法治宣传专栏18个,持续形成浓厚的法治梅菉氛围。
(三)坚持开展专题普法宣传
梅菉街道坚持融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工作,如“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特殊节点开展针对性强的普法宣传活动,同时还积极引导各社区与辖区商铺充分利用电子滚屏播放法治宣传标语,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此外,街道积极与辖区中小学沟通联系,不定期到各中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宣传活动,邀请社区驻点律师到学校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启发学生们从小树立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正确运用法治力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深入推动法治校园、平安校园建设。
四、创新普法方式,强化普法效果
为全面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效能,梅菉街道充分发挥自身宣传优势,整合资源,编织一张覆盖广泛、触达深入普法网络。
一是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普法宣传。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梅菉街道致力于创新宣传方式,不仅利用传统媒介,还将新媒体平台作为重要阵地,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有关资讯,在政务公开网站发布法治宣传简报。此外,梅菉街道还通过吴川政法、吴川禁毒等公众号平台投稿发布下户宣传工作简报,借助新媒体为普法宣传工作实现沟通内容的最佳传导、最快反馈。
二是通过建设法治长廊开展普法宣传。梅菉街道梅山社区在梅山广场建设法治长廊,增添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气息。法治长廊通过图片、漫画等形式全方位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打造普法教育阵地。通过设置法治长廊,进一步丰富了周边居民群众的法治生活,提高了法治素养,使周边居民群众在工作之余能够领略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进一步增强法治思维意识。
三是通过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开展普法宣传。梅菉街道充分发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品牌作用,创新载体,把民间文化资源融入法治元素。2023年,梅菉街道梅岭社区被评选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梅岭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民俗文化、红色基因,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飘色)”传承基地和吴川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社区巧妙地将当地的传统地方民俗艺术“飘色”与法治宣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而富有成效的普法新模式。在保留飘色原有艺术魅力的基础上,融入法治元素,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和角色,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生动演绎了法律故事和法治理念,使观众在欣赏传统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法治教育。这种创新的宣传方式显著加深了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有效扩大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
下一步,梅菉街道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持续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法治教育方式,强化法治文化建设,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致力于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的法治水平,为平安梅菉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