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踏足名利村,田间调研启新程——广东财经大学“网罗兰特”实践团到名利村调研助力“百千万工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绿美广东号召,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广东财经大学“网罗兰特”实践团与吴川市兰石镇团委协作结对,聚焦名利村特色农产品——禾花米,开展深入的实地调研,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7月6日下午,实践团在团兰石镇委书记陈宇婷与带队老师孟凡强的带领下,深入稻田探访禾花米种植现状,走进文化活动中心感受乡村文脉。通过实地观察与农户访谈,团队全面了解到名利村的农业生产、人文特色与产业发展挑战,为后续禾花米品牌塑造、营销拓展等助农工作奠定基础。
01
抵达名利村,调研整装待发
实践团成员抵达名利村村委会,与团兰石镇委书记陈宇婷及团队带队老师孟凡强顺利汇合。陈宇婷书记先是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兰石镇及名利村的基本情况、农业发展特色与文化底蕴。在陈书记的引导下,团队迅速调整状态,投入首日的实地调研工作。
02
田间踩点,探访丰收景象
调研的首站是名利村禾花米稻田。时值盛夏,成片的稻田翻滚着金黄的波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田间嬉戏的鸭群更添几分乡村野趣。实践团成员跟随陈书记及孟老师步入田埂,近距离观察水稻的长势、种植环境,记录着作物欣欣向荣茁壮生长的样子。
03
对话农人,倾听田间故事
在稻香弥漫的田间,成员们与正在劳作的农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一位笑容淳朴的农民停下手中的活计,向围拢过来的大学生们讲述起水稻种植与收割的细节。“我在捡前面割过后遗漏的稻谷,用来喂鸡,不造成浪费,然后把割剩下的烧了,形成化肥,重复利用。”她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农人对农时作物的深刻了解与名利村淳朴勤俭的乡风。成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用心记录下农民的经验之谈与真实心声。饱满沉坠的稻穗与农民额间豆大的汗珠,让同学们深切感悟到 “粒粒皆辛苦” 的真谛,也愈发明白农业生产的深层价值。
04
未熟稻谷,承载丰收希望
目光所及,除了成熟待收的金黄,田垄间还点缀着尚未成熟的青绿稻穗,它们在微风中摇曳,承载着下一季丰收的希望。实践团成员驻足凝视,感叹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不仅是自然的慷慨馈赠,更是乡村未来发展潜力与希望的生动象征。
05
探访村民文化中心,感受乡村文脉
离开充满生机的禾花米田,实践团来到名利村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探访乡村的精神家园。中心内墨香四溢,文化氛围浓厚。名利文化会会长热情接待了实践团一行。他如数家珍般介绍了村里书法协会发展情况,并兴致勃勃地展示了村民们创作的书法作品以及他们用于分享诗词作品的自媒体账号的运营情况。中心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成员们感受到名利村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精神风貌,对乡村的认知从物质层面深入到文化脉络。
从村委会里的初次对接,到金色稻田中的深入交流,再到村民文化中心里的文脉溯源探寻,广东财经大学“网罗兰特”实践团在名利村的首日行程步履紧凑且收获扎实。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耳朵倾听乡音,用眼睛记录变迁,用心感受着乡村振兴跳动的脉搏。以今日扎实的调研为基础,实践团后续将聚焦“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名利村特色农产品潜力挖掘与发展路径探索,深入田间课堂,贡献青春智慧,力争为兰石镇的农业振兴与“百千万工程”实施注入新的活力,在服务乡村的生动实践中书写属于广财学子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