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阳镇:着力构建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村民正在清扫村道。通讯员 余国强 摄
湛江日报 “现对7月份评定结果村(社区)前三名的秧义村、沙角旋、三端和村(居)民小组前5名的秧二村委会姓李村、白沙社区刘屋村、秧义村委会秧义村、霞街社区四组、沙角旋村委会寮南村予以通报表扬!对评定结果村(社区)倒数3名的水洒、文塔、芷寮村党支部书记予以通报批评,驻村工作队队长大会表态发言,村党支部书记大会作检讨。”8月14日上午,吴川市吴阳镇按照惯例,在吴阳中学组织召开了全镇19个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月度考核通报会。该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及全体同志、19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各自然村小组长约350人参加了会议。
倒数三名村(社区)被通报批评,村党支部书记大会作检讨
“很不好意思!要在大会上作检讨。通过这次考核通报会,认识到了存在的不足,回去加大力度改进,改善。”7月份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倒数三名的村党支部书记上台作检讨时,都表达了一致的态度。记者旁听时了解到,连续两次考核排名倒数5名村(居)民小组的村委会包片干部停发一个月补贴,且不再补发。连续两次排名后3名村(社区)的镇驻村领导也要上台检讨。
吴阳镇党委书记梁信文表示,为了探索一个对吴阳镇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从去年开始举办考核通报会,在近一年时间里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考核范围覆盖全镇19个村(社区)。考核方式,以7月份为例,村(社区)考核的村(居)民小组个数不低于该村(社区)村民小组总数的25%,但每个村(社区)抽查的村(居)民小组总数不超过3个。其中,由镇指定1个村(居)民小组作为必检,对需检查2个及2个以上村(居)民小组的村(社区),由各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自行指定一个村(居)民小组作为必检,然后现场抽签决定还需考核的村(居)民小组。
吴阳镇副镇长林州表示,7月份一共抽查了38个村(居)民小组,评定结果都在考核通报现场会上进行了通报。考核发现,大部分村(社区)在巩固整治成效基础上,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加大了推进力度。对小部分村庄推进缓慢,或者出现反弹现象的,考核通报确实起到了督促和监督作用。
人居环境整治向常态化、精细化转变
“也害怕工作做不好考核不过关,要上台检讨。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真正发动村民更加主动地参与环境整治和维护。”一位村干部坦言。
记者在吴阳乡村走访时了解到,由于部分村民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造成了在整治过程中难以深层次推进。为了提高村民们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吴阳镇将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增添具体细则,让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常态化、精细化转变,进一步构建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实行环境卫生“巷长”负责制。各村组织召开各组群众会,按照每条巷道农户分布情况和居住户数,民主推选“巷长”,由“巷长”负责监督每天巷道内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实行交通主干道“路长”负责制,由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辖区内交通主干道的“路长”,整合道路养护工、保洁员和交管员力量,负责交通沿线及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实行镇村干部划片包段责任制,明确监管区域和具体任务,强化工作责任,确保环境卫生全日制清扫、全天候保洁,实现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通过机制配套执行,人员到位逐步改善改变环境,村民也会从中逐渐受影响。
与此同时,通过正面宣传培树典型,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将原来“干部干,村民看”转变为广大村民自觉性参与农村环境整治。(记者 欧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