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缀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前公示
时间:2019-08-08 09:34:32
来源:本站原创
【 打印 】
【大 中 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批准由湛江天和环保有限公司编制的《塘缀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审批情况进行公示。
项目名称:塘缀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吴川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建设地点:吴川市塘缀镇
环评机构:湛江天和环保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吴川市塘缀镇,其设计灌溉面积为3.2万亩,以灌溉为主,兼有排洪功能;塘缀灌区包括山雅引渠、西干渠、东干渠,主要支渠为刘屋支渠、翟屋支渠、四支渠、三支渠、二支渠、一支渠、木元支渠、冷水支渠、杨屋支渠、合山支渠、木合支渠、塘缀支渠、三丫渠,渠道总长为68.5km,其中干渠防渗总长度17.44km,支渠总防渗长度51.06km。项目主要对干、支渠及其建筑物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渠道开挖疏浚、防渗衬砌,支渠系建筑物(水闸、渡槽、分水口、机耕桥、人行桥等)配套完善和更新改造,工程管护设施、量水设施设备等;改造渠系各类建筑物120座,主要包括节制闸、分水闸、渡槽、过底涵、放水涵等。对原渠系部分建筑物均在原址进行了重建。项目的灌区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规模为小(1)型,干、支渠设计流量小于5m3/s,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级别为5级;灌区设计灌溉保证率为 90%,其渠系及建筑物均按5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项目总投资约6344.0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80万元,占总投资的1.3%。
二、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
1、废水
项目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项目施工和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施工现场设置移动厕所和化粪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标准后回用于项目周围农林灌溉,不外排地表水体。
2、废气
项目施工场地道路硬底化、四周边界设置围挡、定期洒水抑尘;对堆料场、运输车辆物料采取覆盖防尘,控制施工场地车辆行驶的车速,施工机械使用清洁能源作燃料,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减少施工机械的尾气排放。
3、噪声
合理安排施工,优化施工场地布置,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和先进施工技术,设置隔声屏障,禁止夜间施工,以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
施工弃土弃渣综合利用,废弃建筑材料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弃渣场。生活垃圾收集至临时垃圾站,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生态与水土保持
加强施工期环境监控和管理,优化施工场地和临时占地,避免占用耕地和林地;禁止在塘缀河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施工场地和生活营地,严禁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污水和废弃物直接排放;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作业时间,优化施工方案,在枯水期施工,避免雨天施工;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修临时排水沟、沉沙池,减少水土流失;采用边开挖、边回填、边碾压的施工方案,尽量减少疏松土壤的裸露时间,减少施工区水土流失;施工弃土弃渣综合利用,废弃建筑材料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弃渣场,做好施工结束后的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
6、环境风险
建设单位须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和作业操作规程,施工期不设燃油和化学品储存库,所用的燃油和化学品即买即用;做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采取临时拦挡、完善排水设施等减轻水土流失给河道带来的环境影响,施工期间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严禁直接排入河道。
(二)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
项目建成后改善下游灌区的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保障灌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减少对塘缀河的取水量,减少下游生态用水量,保护鉴江和板桥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故项目建成运行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并且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
三、公众参与情况
该项目在受理公示期间未接到公众反馈意见。
公示期为2019年8月8日至2019年8月15日(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联系地址:吴川市市区广沿路1号,邮编:524500;联系电话:0759-5553231、0759-5579899(传真)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塘缀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吴川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建设地点:吴川市塘缀镇
环评机构:湛江天和环保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吴川市塘缀镇,其设计灌溉面积为3.2万亩,以灌溉为主,兼有排洪功能;塘缀灌区包括山雅引渠、西干渠、东干渠,主要支渠为刘屋支渠、翟屋支渠、四支渠、三支渠、二支渠、一支渠、木元支渠、冷水支渠、杨屋支渠、合山支渠、木合支渠、塘缀支渠、三丫渠,渠道总长为68.5km,其中干渠防渗总长度17.44km,支渠总防渗长度51.06km。项目主要对干、支渠及其建筑物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渠道开挖疏浚、防渗衬砌,支渠系建筑物(水闸、渡槽、分水口、机耕桥、人行桥等)配套完善和更新改造,工程管护设施、量水设施设备等;改造渠系各类建筑物120座,主要包括节制闸、分水闸、渡槽、过底涵、放水涵等。对原渠系部分建筑物均在原址进行了重建。项目的灌区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规模为小(1)型,干、支渠设计流量小于5m3/s,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级别为5级;灌区设计灌溉保证率为 90%,其渠系及建筑物均按5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项目总投资约6344.0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80万元,占总投资的1.3%。
二、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
1、废水
项目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项目施工和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施工现场设置移动厕所和化粪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标准后回用于项目周围农林灌溉,不外排地表水体。
2、废气
项目施工场地道路硬底化、四周边界设置围挡、定期洒水抑尘;对堆料场、运输车辆物料采取覆盖防尘,控制施工场地车辆行驶的车速,施工机械使用清洁能源作燃料,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减少施工机械的尾气排放。
3、噪声
合理安排施工,优化施工场地布置,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和先进施工技术,设置隔声屏障,禁止夜间施工,以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
施工弃土弃渣综合利用,废弃建筑材料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弃渣场。生活垃圾收集至临时垃圾站,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生态与水土保持
加强施工期环境监控和管理,优化施工场地和临时占地,避免占用耕地和林地;禁止在塘缀河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施工场地和生活营地,严禁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污水和废弃物直接排放;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作业时间,优化施工方案,在枯水期施工,避免雨天施工;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修临时排水沟、沉沙池,减少水土流失;采用边开挖、边回填、边碾压的施工方案,尽量减少疏松土壤的裸露时间,减少施工区水土流失;施工弃土弃渣综合利用,废弃建筑材料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弃渣场,做好施工结束后的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
6、环境风险
建设单位须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和作业操作规程,施工期不设燃油和化学品储存库,所用的燃油和化学品即买即用;做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采取临时拦挡、完善排水设施等减轻水土流失给河道带来的环境影响,施工期间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严禁直接排入河道。
(二)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
项目建成后改善下游灌区的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保障灌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减少对塘缀河的取水量,减少下游生态用水量,保护鉴江和板桥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故项目建成运行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并且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
三、公众参与情况
该项目在受理公示期间未接到公众反馈意见。
公示期为2019年8月8日至2019年8月15日(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联系地址:吴川市市区广沿路1号,邮编:524500;联系电话:0759-5553231、0759-5579899(传真)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吴川分局
2019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