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信息

吴川市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12-06-20 10:52:41 来源:本网
【 打印 】

——2012年5月24日在吴川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吴川市财政局局长  龚启图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吴川市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市财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湛茂经济发展圈”和实施“四大战略”的部署,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科学聚财,依法理财,狠抓增收节支,推进财政改革,圆满完成市十四届人大八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任务,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保障了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加强和创新了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为“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全市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1、一般预算收支情况。2011年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188,03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29,657万元的145.03%,比上年增加36,828万元,增长24.36%。其中: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1,22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7,844万元的108.94%,比上年增加8,510万元,增长26.01%;上级补助收入105,74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3,161万元的198.91%,比上年增加22,564万元,增长27.13%。2011年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完成146,177万元,比上年增支33,551万元,增长29.79%。其中: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41,15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26,414万元的111.66%,完成调整预算179,863万元的78.48%,比上年增加32,727万元,增长30.18%。全年财政收支相抵结余41,861万元,其中:上级追加专款和本级专项资金结转下年支出38,704万元,净结余3,157万元。(详见附表一:2011年吴川市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表)
全年本级财政收支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详见附表二、附表三,请各位代表查阅。
     2、基金预算收支情况。2011年全市基金预算总收入63,454万元,比上年增加36,982万元,增长58.28%,完成基金预算28,080万元的225.98 %。其中:本级基金预算收入50,679万元,比上年增加41,949万元,增长480.52%,完成基金预算21,313万元的237.78%;上级补助收入6,008万元,比上年增加2,351万元,增长64.29%。全年基金预算总支出45,577万元,完成基金预算28,080万元的162.31%。全年基金预算收支相抵结余17,877万元。全年基金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良好,较好地推动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农林水等事务有关国计民生的事业发展。(详见附表四:2011年吴川市基金收支预算表)
    (二)预算执行特点及工作要点
     第一,收入实现保增长目标,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11年,在加快项目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全市经济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综合效益显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出口总额增长3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2%,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3.8%,有力支持了全市财政收入持续高位增长。同时,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积极对接省实施新财政体制的政策,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资金,加强和改善对经济运行的调节,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1、财政收入增长再创新高,财政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亿元大关,圆满完成湛江市下达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228万元的任务,比上年增收8,510万元,增长26.01%,高于省平均增长水平(22.10%)的3.91个百分点;上划省“四税”完成11,393万元,同比增长25.27%,分别超省平均水平(22.90%)的2.37个百分点和超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平均水平(24.96%)的0.31个百分点,获得省、市奖励款;完成财政综合增长率23.10%,在全省66个县(市、区)中排36位,在湛江市五个县(市、区)中排第3,获得省新增转移支付补助款,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开门红”。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突破18亿元大关,比上年增加36,828万元,增长24.36%,创财政收入总量新高,财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2、税收增收支撑有力,主体税税种保持高位增长。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228万元,比上年增收8,510万元,其中税收增收5,108万元,增长24.77%,占一般预算收入增收额8,510万元的60.02%。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分别增收1,221万元、546万元、473万元、527万元、471万元和722万元,分别增长22.09%、28.57%、25.23%、66.29%、56.68%和39.61%,六个税种增收3,960万元,对税收增收贡献率为77.53%。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制造业和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共增收4,189万元,对税收增收贡献率为82%。
    3、落实好财税政策,开源培财取得新成效。一是优化财税环境。落实中央和省市结构性减轻税费108万元;出口退税4081万元,促进塑料鞋、羽绒被服、家用电器等特色优势产品扩大外销;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1项。通过落实税费扶持政策,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低税率、广优惠的财税环境。二是扶持特色行业发展。投入638万元支持羽绒制品、天然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投入270万元支持家电、糖酒设备企业技术改造;投入130万元支持中小企业示范基地和平台建设;投入86万元支持外贸企业发展;投入227.7万元举行我国首届“中国月饼之乡”洽谈会,全力打响和擦亮月饼品牌;兑付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补贴500万元,有力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镇(街)经济协调发展。全年海滨引进规模以上企业2家,长岐2家,浅水1家,镇(街)间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开源培财取得新突破。全市15个镇(街)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114.73万元,比上年增收1,928.29万元,增长31.17%,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26.01%的5.16个百分点。其中:海滨、梅录、黄坡、浅水等镇(街)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87.21%、30.49%、32.44%、36.24%,11个镇(街)一般预算收入增收1,803.2万元,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拉动了税收增长7.01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收入持续高位增长,得益于全市加快项目建设和羽绒、塑料鞋、制造业以及房地产等行业持续向好的发展,也得益于完善征管机制,加强税源监控,强化征管的结果,更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的结果。2011年全市财税部门成立抓收入工作机构,细化征管任务和落实责任,制定激励增收办法,实施收入与经费及奖励挂钩机制,认真开展联合稽查税收和调研活动,强化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坚持实施收入进度通报和汇报制度,千方百计采取一系列挖潜增收的措施,切实做到“大小税种”应收尽收,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征收合力。建立纳税评估制度,开展各行业税收专项检查和清算入库,改变塑料鞋、羽绒、石场等行业核定税基的办法,加强对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征管,拉动税收增长8.62个百分点;吴川第一城、汇景蓝湾、海岸万和城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增加税收,拉动税收增长4.27个百分点;建筑施工企业回归的税源,拉动税收增长1.7个百分点。上述因素对增收贡献为14.59个百分点,全市税收收入常态增长24.77%,与经济增长水平相协调。
     第二,保法定重基础,突现公共财政职能。坚持公共财政方向,优先保障法定支出,注重社会事业投入,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支出均达到法定增长要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1、全市“三农”支出94,082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66.65%,增长60.73%。投入5,092万元推进城市防洪BT工程建设;投入2,365.3万元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和小型水库除险以及投入50万元支持黄坡海堤建设,有力提升防汛抗洪能力;投入415万元支持农业科技、渔业生产和技术推广及转产;投入100.4万元支持灾后重建和投入155万元支持林业生态公益林改造;投入2,258万元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改造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其中拨付618万元支持农综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投入500万元解决十件民生实事重点水污染综合整治;兑付2,107.18万元补助成品油价格改革,增加城市公交、联通汽车运输、大富广场有限公司以及海洋渔民等燃油补贴,切实减轻群众出行负担;兑付3,408.3万元种粮农民补贴和粮种补贴;兑付298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投入2,317.4万元支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有效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投入130万元支持农资综合粮食能力建设,投入45万元支持储备粮库以及军供网点维修改造,投入92.5万元支持生猪养殖场建设,为稳定粮食价格和主要农产品价格服务;投入653万元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确保贫困户脱贫致富。
     2、全市教育支出50,632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35.87%,增长49.46%。其中教育经费增幅比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增加23.45%,确保湛江市顺利完成省下达的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比重达18.46%的目标。投入10,650万元提高农村和城镇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投入2,207万元减免义务教育书籍费;投入804万元用于补助普通高中助学金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及涉农专业学生;投入1,800万元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投入1,233万元用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
     3、全市科技支出562万元,增长51.48%。投入3,027万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投入120万元支持低碳技术与示范;投入60万元支持科技竞争性分配项目;投入80万元支持产业技术研究开发。
     4、全市文化体育支出2,484万元,增长270.75%。投入720万元,加快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保障机制;安排1,681万元支持博物馆和青少年宫建设;投入3,672万元支持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完成计划生育各项任务达标,使我市计生工作达到省先进单位和省优质服务单位;投入130万元支持香山古庙和文天祥纪念馆建设,以及吉兆湾旅游区观海平台建设。
     5、全市卫生支出12,461万元,增长68.85%。投入3,656万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和改善乡镇卫生院工作条件,以及增添医疗设备;投入2,611万元确保城乡居民医疗的正常开展,投入126万元解决乡村医生补贴,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筹集71万元支持乡镇、社区医疗机构设施改造;投入130万元支持疾控中心大楼建设;投入204万元支持老鸦甬垃圾场建设;投入121万元支持城区空气监测站建设;投入590万元确保离休干部的医疗保障及实施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筹集120万元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支持建立全程监控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第三,科学理财,确保重大决策落实。围绕推进“五个加快”、“九个坚持”和“十件民生实事”,进一步解放理财思路,更加主动作为,多渠道筹措资金,合理安排支出,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投入均得以保障和落实。
     1、支持重点项目和公益项目建设,有力提升城市品位。全年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投入5.28亿元,其中:投入1,060万元支持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完善园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吸引8家企业入园投资落户;投入525万元支持塑料鞋产业园建设;投入1.99亿元支持省蓬吴线一、二期建设;投入1.7亿元支持茂湛铁路建设,全力支持优先发展城市交通事业建设;投入420万元支持“一江两岸”的亮化工程建设;投入560万元支持市区道路、大塘综合整治和江心岛维修等基础性设施建设;投入200万元解决法院审判综合楼工程款;投入780万元支持市、镇、村三级换届选举,确保选举顺利进行;投入154万元支持土地储备工作,促使全年土地储备达50.4万平方米;投入171万元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创建“平安村”活动;投入144万元支持清源中央商贸中心建设;投入1,461万元支持微波炉瓷厂和粤发瓷厂破产清算以及安置鉴江工业发展公司职工,推进国企改革工作。
    2、注重改善民生,创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2011年民生支出达103,911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73.61%,增长35.75%,高于上年2.62个百分点。为保障和改善民生,2011年将省给予我市的财力(9,460万元)保障机制转移支付补助款项全部用于民生中的人员经费支出,主要包括:一是从去年7月起提高财政统发人员平均每人每月增加200元津补贴和提升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2%;二是从去年8月起在湛江市五县四区中率先实施规范津补贴制度;三是将镇(街)下属单位人员转为财政全额供给;四是从2010年起按核定编制农村“两委”干部月补贴平均每人每月增加150元,财政投入1,129万元。这四项合计投入12,592万元。另外,投入8,110万元保障教育单位绩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全年民生支出突破10亿元大关,创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新高。
    3、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社会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2011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一般预算9.93%,减幅12.95%(剔除教师离退休工资科目支出归并教育支出科目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20.9%)。全年征收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共18,859万元,确保养老金及失业保险金及时足额发放;投入11,189万元,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建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机制;投入2,780万元实现符合条件25,229名贫困户的低保制度;投入463万元支持农村劳动力2,080人转移就业;投入200万元解决下岗失业伤残军人的基本生活费;投入120万元完善节假日送温暖长效机制。
    4、推动财政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预算执行均衡性。全市财政细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坚决不编缺口预算,确保年度财政收支平衡;科学调动资金,妥善合理安排资金,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确保预算单位资金均衡拨付到位;推进“两基”建设,投入100万元推进黄坡、塘缀两个财政所规范化建设,并通过湛江市财政局验收;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落实“五个零增长,四个减半”的目标。2011年本级预算追加仅为2,091万元(剔除换届选举、首届月饼节洽谈会以及法院审判综合楼和博物馆、少年宫等增支因素),实际比上年压减11.2%。同时,强化预算管理,消化了历年财政支出挂账2,380万元,真正实现全年财政收支平衡;审定了243所学校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本金6,831.77万元;推进全年财政性资金节约率7.13%的政府采购改革;实施39个单位金额达1.67亿元的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选择5个普通中学省级建设资金2,822万元的项目支出进行重点评价,逐步建立以绩效评价为龙头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家”的预算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治理工作,建立防范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认真开展省级节能资金、新农合资金和涉及惠民资金检查;推进“村务e路通”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创新农村财务监督方式;深入开展对全市193个行政村委会换届前经济责任审计,并委托社会中介会计师事务所对群众上访村组织进行审计,有效化解因农村财务不清造成上访纠纷事件,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对资金筹措的要求,面对有限财力与各方需求不断增长的平衡矛盾,面对省实施新财政体制带来的收入萎缩,全市财政坚持以前瞻的思维应对挑战,以宽广的视野配置资源,以科学的方法平衡资金,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资金需求。一方面,多方筹资,统筹平衡。另一方面,严格管理,提升绩效。我们始终坚持依法征收与涵养财源并举;扶持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保障重点与压缩一般统筹;规范管理与提高绩效兼顾,探索出了一条体现民生导向、共富发展要求的科学理财之路,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后劲不足;非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偏大,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专项资金使用监管还比较薄弱;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应高度关注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2年预算草案
     2012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湛江市委九届十次党代会及吴川市委十二届二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五大财政”建设,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坚持做大做优“蛋糕”与争取资金并举,支持发展与改善民生并重,精细管理与优化服务并转,创新机制与深化改革并联,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加强管理,提高绩效,努力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绩效化,推动财政工作跨越发展,力争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和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力争到2020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和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比2011年翻一番,为建设宜居海滨、幸福吴川做出更大贡献。
    (一)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安排
     2012年预算主要指标安排如下: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56,377万元。其中: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175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4,947万元,增长12%。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156,376万元,其中: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2,154万元,比上年预算数126,414万元增加25,740万元,增长20.36%;年终结余安排1万元。(详见附表六:吴川市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总表)
    (二)2012年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2012年基金预算总收入安排49,887万元。其中:本级基金预算收入32,008万元,比2011年执行数50,679万元,减幅36.84%。本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49,887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加21,807万元,增长77.66%。(详见附表七:吴川市2012年政府基金预算收支总表)
    (三)2012年预算外资金收支安排
     2012年预算外资金总收入安排14,783万元,其中:本级预算外收入安排14,0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13,889万元,增加0.8%。预算外资金总支出14,783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8.96%。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基金预算收支以及预算外收支的各项指标,请各位代表参阅附表五、附表七、附表八。
    (四)支出安排重点
     1、安排7,585万元促进经济稳健增长。主要是落实结构性减税优惠政策和产业转移工业园财税扶持政策,打造低税费投资环境,支持壮大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羽绒、塑料鞋、家用电器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大力支持发展微型企业,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兑现家电(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推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落实农资综合直补等惠农补贴,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蔬菜、畜禽等现代农业,推动农民增收;支持电煤、天然气、粮油等重要物资储备,保障市场供应及物价基本稳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重点项目节能技改、污染企业环境搬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2、安排33,420万元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主要是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建设,打造交通枢纽;支持桥梁、公交场站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主城及外环线网;推进公租房、农民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支持“创模”;加大水利投入,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饮水和安居工程等建设,推进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继续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3、安排73,530万元发展教育文体事业。主要落实教育投入法定“三个增长”要求,确保全年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逐年提高,确保全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4%的目标,促使全年教育经费支出达到省市的各项考核指标;支持农村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保障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加大对学前教育、高等教育、中职教育和民办教育的投入;健全学前教育,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基层文化机构运行保障机制;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艺精品创作、文物保护和人文社科研;加快文化、体育公益设施建设;支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发展。
     4、安排20,262万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成果;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推动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信息产业等招工;提高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支持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治,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动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孤儿、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支持开展节假日送温暖活动,关心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
     5、安排57,411万元加强社会服务管理。主要是保障党政机关、立法监督机构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正常运转、履行职责;支持政法机关装备、信息化和消防安保、灾害应急救援建设,增强社会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刑事案件侦破和反恐、维稳、处突等经费投入,提高治安管理水平;补助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推动疑难信访问题化解和大综治格局建设;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执法,维护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支持城市社区服务站建设,强化农村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拓展基层阵地和群众活动场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坚持有保有控和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三、奋进拼搏,创新发展,圆满完成2012年预算任务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总体看,我市加快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收入看,2012年依然存在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尤其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薪酬收入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标准提高等结构性减税,以及我市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放缓,企业成本上升,融资压力加大等因素,将对财政增收的基础带来一定负影响;从支出看,调资及继续推进规范津贴补贴工作,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以及加大教育投入等政策补助标准,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这些都将给财政支出带来较大压力,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为确保完成全年财政预算目标任务,我们要围绕朱小丹省长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个完善、五个创新”和2012年全省财政工作的“七个重点”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扎实推进“五大财政”建设,着力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转方式保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始终把加快转型升级放在第一要务、坚持“好”字当头,以“四大战略”为抓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注重实效。一是保障重点项目投入。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提高生财、聚财、用财能力。安排重点项目33,420万元和城建支出348万元,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填海造地项目和城市防洪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保障重点项目税费的可持续性。二是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安排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20万元,支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贯彻落实省、市出台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以及促进当前工企业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发展。三是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着重扶持发展旅游、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对创新经济的促进拉动作用,优化三产服务业发展业态。四是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重点支持企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奖励政策,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五是支持生态建设,支持生态公益林和城乡绿化工程建设,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二)坚持抓征管保质量,促进财政收入稳健增长。2011年我市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62.41%,低于省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比重(82.5%)的20.08个百分点,说明我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收入结构亟待提高及优化。因此,要把长远发展的考虑和短期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保证经济不出现大幅下滑的同时,采取措施,力促把非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压降到30%以下,确保我市财政收入稳健持续增长。一是实行收入目标考核机制。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出台绩效考核方案的有关规定,加强征收部门的协调配合,尤其是加强具有协税护税的职能部门的协调,进一步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完善税收征收考核办法,强化征管执行,做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二是建立控税信息平台,强化序时监控。要尽快建立税务系统控税信息平台,完善税源监控机制,加强对全市大小税种的监控,确保大小税种不漏征,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开展税收行业清理工作。加强对塑料、羽绒、红砖、能耗、房地产等重点税种行业清理,重点对小产权房、私人转让房产清查;认真开展规模以上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力促税收增收。四是深挖增收潜力。加大非税收入征收力度,进一步拓宽收入的范围。全面开展非税收入摸底清查活动,核定有关职能部门的非税收入基数,实施收入与经费挂钩的激励机制,确保非税收入不滑坡。五是出台《吴川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和收益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收益等非税收入的管理,力促财政增收。同时,加强土地储备管理,盘活政府资源,增强支撑政府可调控财力。
     (三)着力强农业富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2012年,全市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17,011万元。一是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支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农业项目。二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和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增加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田水利、饮水安全等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好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家电下乡补贴、林业生态补偿工作,确保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进一步开展水稻种粮、能繁母猪、农村住房等政策性保险,发挥农业保险在抗灾减灾以及灾后恢复重建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努力增强贫困群众收入。四是落实农村基层组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经费投入力度,保证村级组织基本运转。
     (四)全力保民生惠民利,促进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完善民生保障机制,扩大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切实解决“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等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全市安排教育支出73,530万元,比2011年预算数增长35.8%。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支持城乡学前教育和城区中小学扩容改建。二是积极促进就业。认真落实促进就业政策,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262万元,比2011年预算数增长44.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认真落实好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从200元/年•人提高到240元/年•人的政策,切实解决“基本民生”问题。四是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市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2,346万元,增长17.82%。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推进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试点。五是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热点民生问题。六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深化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大力支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突出抓改革严监督,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一是统筹兼顾,科学编制2012年预算。充分掌握中央、省市财政有关政策,认真做好收支分析测算,努力编好2012年预算,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及全年预算收支平衡。二是强化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探索开展零基预算改革和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善政府预算体系;优化公共财政预算,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不断完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将所有收支分别纳入一个预算“盘子”和一个“口子”拨付,加快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三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支出进度,建立完善支出执行责任制度和约束机制,逐步形成加快支出的倒逼机制,不断提升预算执行科学性和均衡性;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将财力优先保障基本支出,坚决实现“三公”经费零增长,努力把行政成本做小;积极稳妥推进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坚决将预算管理置于“阳光底下”运行,自觉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实施“阳光财政”。四是强化财政监督。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民生资金、预算执行和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资金特别是民生资金安全使用;贯彻实施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意见,推进会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探索预算绩效管理,选取重大的民生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提高财政支出的实效性、安全性。五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推进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管理规范、风险可控、运行高效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乘势而上,努力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为建设宜居海滨、幸福吴川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