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吴川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时间:2019-05-22 09:11:24 来源:本站原创
【 打印 】


吴川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坐标为北纬21°28',东经110°46',南临南海,东与电白县接壤,北与化州市、茂名市交界,西与廉江市、西南与湛江市毗邻。东西长53公里,南北宽45公里,全市总面积848.5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没有明显山脉。地形大致可分低丘、平原、台地和沙土地带。低丘分布东部和西部,平原分布在中部,台地分布在沿海一带,沙土地带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平均年降雨量15976毫米,平均年气温为22.5℃。

吴川旅游资源十分丰富,48公里长的海岸线,林带被定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园考察点”,吴川吉兆湾省级旅游度假区是海水浴和度假的悠闲地。吴川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颇多,有状元林召棠故居、中国首任驻美公使陈兰彬故居、抗日爱国将领张炎将军故居、爱国将领李汉魂故居,晋代茂山书院、宋代极浦亭、元代吴川学宫、明代双峰塔等,这些历史景点源远流长,是访古探幽的胜地。

早在新石器时代,吴川的先民便在这里繁衍生息。吴川在唐虞时代属南交,禹贡属荆场南裔,殷、周属南越,周末属百粤,秦时属象郡,西汉初年属南越国地,三国至南朝宋、齐时期,吴川先属广州高凉郡高凉县;公元424~453年(宋元嘉年间)始置平定县(吴川县前身),隶高凉郡;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废平定县设置吴川县,唐属邕管都督府罗州招义郡;五代南汉属罗州,公元982年(宋开宝五年)废罗州属广南西路辩州;公元982年(太平兴国五年)改辩州为化州,吴川随隶化州;公元1377年(洪武九年)改属高州府,清沿明制仍属高州府,至今1400多年历史。2000年,吴川市辖5个街道、12个镇,至2005年合并为10个镇、5个街道办,全市总人口110万。

特色民间文化资源或艺术形式情况

吴川民间艺术种类多而精,主要有“飘色”、“泥塑”及“傩舞”、“舞貔貅”、“瓦窑陶鼓”、“粤剧南派艺术”、“单人木偶”等,其中以“吴川三绝”中的“飘色”及“泥塑”最为闻名。

一、吴川飘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传清朝期间许多粤剧艺人响应太平天国召令,纷纷起来反清,后来太平天国失败,满清政府下令禁演粤剧。艺人为了生计,在乡间迎神赛会时制作飘色游行,赚些钱来补贴家计,所以飘色亦称为“流动的戏剧”。

吴川飘色始于黄坡沙岗,由民间艺人陈趣珩(生于清朝咸丰丙辰年)创作。梅菉街道(原称梅菉镇)瓦窑村在日寇投降的第二年(1946年)的元宵节,请来了祖籍瓦窑村的陈寿全来制作几板飘色到梅菉巡游,这是第一次飘色游梅菉,轰动城乡。其后数年的元宵节均有飘色巡游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飘色巡游停止近30年之久。直至改革开放时,适值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瓦窑村在1979年元宵又请陈寿全等人制作几板飘色巡游,这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有飘色出来展示,此项活动又开展起来。1980年以后陈寿全等人先后协助瓦窑、梅菉头、梅岭等村制作飘色于元宵节游行表演。此后,梅录飘色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飘色制作技艺精益求精,飘色表演活动广泛开展。随着吴川飘色的名声大振,精湛的制作和丰富的内容闻名遐迩,全国各地都邀请吴川飘色去表演。

“吴川飘色”造型独特,艺术形式多样,飘色人物靠一根隐蔽着的色梗支撑。一板飘色,在柜台上小舞台或坐或立的称为“屏”,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称为“飘”,有一“屏”一“飘”,一“屏”多“飘”,甚至一“屏”十多“飘”,多“屏”多“飘”,造型人物年龄一般为6至12岁,题材一般以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为多,近年也有现代题材,同时衬以假山、喷泉、喷火等装置,有的在飘色的相关部位装上活鸡、鸭、白鸽、小鸟、鱼等,一板飘色就像一座活动的小舞台。

“吴川飘色”是集戏剧、美术、音乐、魔术、杂技、力学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塑造人物飘然欲飞,神奇惊险。以其高、精、险、奇、巧而闻名,被誉为“隐蔽的东方艺术”。

二、吴川泥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川泥塑历史悠久,素有“泥塑之乡”的美誉。据传吴川泥塑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泥塑的兴起、发展,与吴川发达的陶瓷砖瓦业有关。据传唐朝末年,有一年元宵节,吴川梅菉镇(现称街道)瓦窑村一个陶瓷艺人闲着没事,随手用陶泥捏起人像来,吸引了许多人来观看。这一来,别的陶瓷艺人也都来捏泥人,后来逐渐成为了元宵佳节固定的泥人展览。每年的元宵节,瓦窑村人都捏泥塑庆元宵,逐渐形成地方习俗,繁衍开来。泥塑艺术也就播及周围村庄。其后,每逢元宵佳节,在吴川市区梅菉的大街小巷和附近村庄都会展出许多像真人一般大小的泥塑。吴川还于2006年集资兴建了民间雕塑园,园内存有全国各地著名泥人(包括吴川)作品共100多座。

吴川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擦亮吴川“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每年春节期间,在政府的指导和引领下,吴川梅菉社区均举办隆重的“民间艺术大巡游“,飘色、泥塑是艺术巡游及展示的重头戏,参与民众达10万多人。

文化和旅游部门专门成立了“吴川飘色艺术团”参加国内外展演。现在“吴川飘色艺术团”每年到全国各地表演达50场;此外,依托“吴川民间雕塑园”,大力推广吴川泥塑,打造泥塑产业文化,吴川泥塑传承人经常应邀至全国各地制作“泥塑”,进一步打响了“吴川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个品牌。

一、“吴川飘色”代表人物

1、梅岭社区飘色队代表人物有:黎明(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朱康振、杨华康、李亚成等。

2、黄坡飘色队代表人物有:陈康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廷、黄宇生等。

3、梅菉头社区飘色队代表性人物有:陈衍、凌生、林兴球、梁锦超等。

4、隔塘社区飘色队代表性人物有:林亚生、吴金保、黄金福、李志光等。

5、黄竹尾村飘色队代表性人物有:卓亚进、卓田生、郑理文、黄承华等。

6、廖山社区飘色队代表性人物有:欧仁、欧强等。

二、“吴川泥塑”代表性人物有:

简向东(省级传承人)、欧景钦(省级传承人)、欧武、秦水康、秦康福、梁浩福等。

吴川飘色:2012年5月被中央电视台“沿海行”栏目作专题拍摄及播放,并参加2014年正月新加坡妆艺大游行。

吴川泥塑:2013、2014年参加了深圳文博会展演及2013年佛山非遗技艺展演、2014年省文化遗产日展演。

吴川粤剧南派艺术:2011年及2012年连续二次受邀至新加坡演出。

一、飘色

1987年11月,吴川飘色艺术队应邀赴广州东方东园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表演,荣获奖旗一面。

1990年,吴川飘色艺术队应邀赴广州参加中国首届旅游艺术节暨广东省民间艺术欢乐节表演,荣获奖旗一面。

1991年及1997年,吴川飘色艺术队应邀赴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荣获纪念奖。

1998年,吴川飘色艺术队应邀赴潞西参加云南省潞西泼水节、采花节表演,荣获奖旗一面。

2002年5月,吴川飘色参加广东省民间艺术表演湛江邀请赛,荣获特邀表演奖。

2003年9月,吴川组织民间艺术精品晋京参加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飘色、泥塑、陶鼓造型荣获金奖。

2005年9月,吴川飘色艺术队参加湛江红土艺术节,荣获金奖。

2005年9月,吴川飘色艺术队赴京参加北京第八届国际旅游文化节展演,获奖旗一面。

2005年12月,吴川飘色艺术队赴中山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飘色艺术表演大赛,荣获金、银奖。

2006年2月,吴川飘色艺术代表队参加2006“鼎龙杯”中国飘色艺术大汇演,荣获金奖3个、银奖4个、铜奖1个。

2006年10月,吴川飘色艺术队参加在广州番禺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中,荣获十佳入围奖,山花创新奖。

2008年吴川飘色艺术队参加在广州番禺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大赛获山花奖。

2009年,吴川飘色代表广东省非遗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2010至2013年连续三年受邀至香港参加回归周年表演。

2014年春节应邀至新加坡展演获“妆艺大巡游”纪念牌。

二、泥塑

1980年,香港《申报》发表了题为《梅录泥塑甲天下》的文章后,吴川泥塑名闻海内外。一大批泥塑制作的能工巧匠曾多次应邀到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昆明、海南、茂名、湛江等地制作泥塑表演。

1980年,广州光孝寺邀请我市泥塑艺人管日昌、李君贤、欧景钦、梁浩福、郑华森、康振东、黎观富、黄东平等制作《三顾茅庐》、《武松打虎》、《岳飞》等三套泥塑,受到省美术界及观众的高度赞誉;

1990年春节,吴川县文化局组织一批泥塑艺人到湛江海滨宾馆制作泥塑《果丰鱼肥》、《仕女图》、《铁拐李》、《孙悟空大闹红孩儿》、《求贤图》、《祝寿图》,受到湛江市领导及游人的高度评价;

2004年欧景钦、李君贤、梁浩福、梁明汉等一批艺人应邀到茂名制作的《剦鸡》、《补镬》、《磨谷》、《春米》、《剃头》、《绞面》等二十多套茂名民俗民间风情泥塑,陶醉了茂名市观众,受到领导群众的高度赞扬;还有简向东等一大批吴川市泥塑艺师在湛江制作了雕塑《一寸河山一寸金》、《寸金史传》、《天河水》,在雷州制作了《寇准》、《苏东坡》和《中国历代女名人》彩塑系列30尊,在广州制作了泥塑《成语寓言组雕》等10座、《中华历史人物彩塑系列》100座和《水浒传故事》腊像134座;在云南西双版纳制作了《天南第一鼓》、《葫芦妈妈》,在杭州制作了《乾隆皇游大清谷》、《五圣八儒》、《黄粱一梦》、《和合二仙》、《观音显圣》、《犁耕天下》、《车大水》等一大批雕塑;

2008年吴川泥塑艺师简向东的作品《人龙腾奥运》入选第三届中国国际美术双年展及奥林匹克美术大赛,并入选2009年中国美术世界行——中国当代美术精品展,作品赴德国法兰克福及法国巴黎展览;

2008年简向东作品《乡村处处风光美》获首届广东雕塑展最佳本土奖,2009年该作品获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展优秀奖,并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及光华百年——世界华人庆世博美术大展;

2009年吴川泥塑应邀参加中国(无锡)泥人精品展,吴川共有23件泥塑艺术精品被中国泥人博物馆收藏。2012年应邀到中山技术学院塑制腊肠文化展示。2013年制作湛江市“廉政雕塑专题展览。

2014年参加湛江市“蓝色崛起”展览获银奖及深圳文博会获得“二金”、“一银”成绩。

吴川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电视台对近年吴川飘色及泥塑参加的艺术节,比赛均在电视台及新闻中心作了专题报道,羊城晚报、湛江报等媒体也对各项省级以上的重大活动作出了专题采访及登载。中央电视台“沿海行”节目组2012年作出了专题采访及报道。新加坡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分别对吴川飘色作详细报道。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情况

政府已将建设“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准备于吴川325国道入口处建设纪念牌楼,近三年已投入100多万元继续完善面积为1万平方的“民间雕塑园”,并多次举办飘色及各种民间艺术巡演。省文化厅已于2012年批准“吴川飘色传承基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

吴川飘色、泥塑等民间艺术及非遗项目是吴川民间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在广东及其周边地区占有比较重要地位。

吴川飘色、泥塑等民间艺术起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飘色、泥塑艺术在吴川城乡广为流传,并影响到吴川周边地区,带动和促进了周边地区民间艺术的创作和表演水平的提高。

每年吴川元宵民间艺术节期间,二百多台飘色争奇斗艳,令人赏心悦目。一百多组泥塑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令人目不暇接。前来吴川观赏的周边群众及海内外嘉宾达100万人以上。吴川民间艺术节通过多姿多彩的表演,打响了吴川民间艺术品牌,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对提高吴川知名度,促进吴川经济发展,建设文化强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吴川优秀的民间艺术为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川飘色、泥塑、粤剧南派艺术、舞貔貅、吴川瓦窑陶鼓、吴川单人木偶、傩舞等都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掘、抢救、保护和发展吴川飘色、泥塑等民间艺术,对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吴川市委、市政府对发掘、保护和发展吴川飘色、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

1、继续努力擦亮民间艺术品牌,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抓好飘色、泥塑、花桥等民间艺术,充分发挥吴川民间艺术的优势,切实抓好文化艺术交流输出工作,进一步挖掘、整理、提高和发展民间艺术。

2、努力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文化阵地建设。同时抓好村级文化室的配套使用,为广大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活动及民间艺术活动场所,为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创造条件。

3、吴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吴川市政协工作报告以及吴川市建设文化强市规划纲要,均把保护、发展吴川民间艺术“三绝”(飘色、泥塑、花桥)等作为其中一项内容。

4、吴川市文化主管部门每年均召开一次以上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探讨如何发掘、保护和发展吴川飘色、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保护发展吴川飘色、泥塑作为文化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5、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挖掘、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提高社会文明素质。继续扩大完善吴川民间雕塑园。

6、重点保护具有代表性的飘色、泥塑设计制作艺术家,创办吴川民间艺术培训班,加强对接班人的培养。精心组织举办每一届的吴川市元宵民间艺术节,检阅吴川飘色、泥塑的设计制作及水平,促进飘色、泥塑艺术的繁荣发展。

7、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

8、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基金”,用于吴川飘色、泥塑等的研究和发展,对重点传承人发放生活补助,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奖励有特出贡献的艺术家。

9、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将吴川飘色、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法制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