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买药先扫码,追溯码如何守护你的医保钱袋
自2025年7月1日起,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进入“扫码购药”时代。药品追溯码作为药品的“电子身份证”,记录着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这一“黑科技”如何实现严密监管?普通人又该如何用它维权?一文带你读懂这项关乎全民健康与医保安全的重要举措。
一、对多方主体的影响 1.消费者权益 通过扫码可实时查询药品真伪、生产批次及流通路径,避免购买“回流药”或假药。购药小票需显示追溯码,重复扫码可索赔。《药品管理法》规定假劣药可主张价款10倍或损失3倍赔偿。 2.医药机构责任 药店需升级追溯系统,未扫码或虚假上传将面临医保拒付及行政处罚。医疗机构需在调配发药环节同步采集追溯码,实现用药信息透明化。 3.药企与流通环节 生产企业需按药监标准对各级包装赋码,确保“带码上市”。建立扫码验收机制,对无码或异常批次药品实施拦截,阻断不合规药品流入市场。 二、查询权威渠道 1.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进入“药品追溯信息查询”模块,扫码或输入追溯码获取全流程信息。 2.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 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支持扫码或手动输入。 三、政策实施目的 斩断“回流药”黑色产业链,打击医保卡盗刷、药品倒卖等欺诈骗保行为。构建药品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保障用药安全。 四、亮点与未来展望 技术赋能监管:医保部门正在推进建立“三码映射库”(追溯码、商品码、医保编码),方便定点医药机构采集追溯码。 社会共治模式:鼓励公众参与监督,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查询功能主动验码,形成“买药先验码、卖药必扫码”的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