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吴川市海滨街道森林防火应急处置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吴川市海滨街道森林防火应急处置办法》的通知
吴海办〔2022〕26号
各机关单位、社区居委会:
经研究决定,现将《吴川市海滨街道森林防火应急处置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吴川市海滨街道办事处
2022年3月30日
吴川市海滨街道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办法
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科学扑救,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森林火灾各项处置工作,建立健全森林火灾应对工作机制,确保处置森林火灾准备充分、反应及时、决策科学、措施有力,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保护森林资源。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责任。在海滨街道统一领导下,各社区居委会、机关单位负责协调组织实施本预案,本预案在具体实施时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各责任制。
(2)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本预案涉及的有关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落实各项支持保障措施,尽职尽责,密切协作,确保在处置森林火灾时作出快速应急反应。
(3)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处置森林火灾,要坚持“周密组织,科学扑救,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把保护人民群众和扑救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实施科学扑救,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森林资源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把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落实责任,常备不懈。各社区居委会和森林经营单位要落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各项措施,做好应地突发森林火灾的各项准备,建立应对森林火灾的长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森林防火条例》、《广东省森林防火条例》、《广东省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广东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湛江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吴川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预案启动
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且火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仍有继续蔓延危险时,经街道护林防火指挥部主要负责人批准,启动本预案。直接威胁村、居民区以及重要设施安全;可能发生严重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燃烧1小时以上、面积0.2公顷以上,火场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危及大面积林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需要街道护林防火指挥部直接参与协调组织指挥扑救和紧急处置的其他情形。
四、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森林护林防火指挥部
森林护林防火指挥部在街道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直接领导下,负责对全街道森林防火和扑火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分拆森林火灾发展态势,提出应对措施,指挥、协调各地、各有关单位参与森林防火、扑火行动;报请启动或终止本预案。
第一总指挥:杨鹏晖(党工委书记)
总 指 挥:麦晓东(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 指 挥:柯海锋(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林劲飞(办事处副主任)
成 员:陈亚超(人大工委主任)
林 智(党工委副书记)
欧仲仙(党工委副书记)
孙 辉(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孙宗春(党工委委员)
刘 坤(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骆嗣舜(党工委委员)
陈达辉(应急管理办主任)
易帝华(综合执法办主任)
康 文(经济办主任)
易承超(规划建设办主任)
李正芳(公共服务办主任)
陆启铭(团委副书记、综合治理办主任)
庄康平(海滨派出所所长)
杨 俊(海滨边防派出所副教导员)
林洪伟(海滨市场监管所所长)
易 祺(海滨财政所所长)
伍 锋(海滨物业所所长)
曾昭晖(海滨中心小学主任)
曾 健(海滨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李文宽(食品公司经理)
张桂凤(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黄子杰(振文供电所所长)
龙伟明(覃巴供电所所长)
欧华毅(塘尾供电所所长)
陈亚光(博茂居委会书记、主任)
康上明(塘尾居委会书记、主任)
陈济明(鸿城居委会书记、主任)
陈水帝(新兴居委会书记、主任)
陈华寿(梅逢居委会书记、主任)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陈达辉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办公室工作。
指挥中心值班电话:0579-5550092
(二)森林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职责任务
1、调动扑火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协助着火地点尽快扑灭火灾。指挥部设综合调度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赴火场工作组部门,由总值班主任协调各部门工作。
2:掌握火情动态、前指的扑火方案、扑火兵力部署、火场天气情况;与前指建立起无线、有线或通信联系,保障信息传递畅通;根据火场火情动态,起草上报有关森林火灾的各种情况报告,及时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根据火场进展情况,火场地形和森林资源情况、火场气象趋势等,对火场态势及火情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判断,就扑火战略和阶段性扑火战术等为扑火指挥部提出合理化建议;负责汇总扑火工作情况。
3、负责应急扑火指挥部后勤保障工作;联系组织供应扑火物资,协调扑火人员、扑火机具、扑火设备及救援物资保障。
4、组织火情和扑火救灾情况的宣传报道,协调新闻单位采访报道具体事宜,负责护林防火指挥部宣传工作。
5、全面掌握火场动态,协调和指导当地前指开展扑火救灾工作,及时向市自然资源局应急扑火指挥部汇报火场有关情况,检查监督村、社护林防火指挥部对组织和领导对扑火救灾指示精神的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当地政府扑火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五、预警、监测和信息报告
1、森林火灾预防:街道森林防火部门开展经营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规范生产、生活用火行为严格控制和管理林区野外火源;加强对高火险时段和危险区域检查监督、消防各项火灾隐患;有计划地烧除可燃物,开设防火阻隔带;加强森林防火基础建设,全面提高预防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
2、信息报送和处理:一般火情,应当逐级上报,出现下列重要火情时,应立即报告街道森林防火指挥部,经街道森林防火指挥部核准后上报市森林防火指挥部。
六、火灾扑救、后期处置和综合保障
1、分级响应
Ⅰ级响应:当出现受害森林面积0.2公顷以上;火场持续1个小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造成重大影响和财产损失;严重威胁或烧毁城镇、居民地、重要设施和原始森林的森林火灾等4种火情之一时,街道护林防火指挥部立即进入紧急工作状态,在市护林防火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拟定扑救方案,调动扑火力量,下达扑救任务,迅速开展各项火灾扑救工作。
Ⅱ级响应:当出现火场持续2小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受害森林面积0.6公顷以上;造成重大影响和财产损失;威胁居民地、重要设施和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等4种火情之一时,街道护林防火指挥部立即进入紧急工作状态,在市护林防火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拟定扑救方案,调动扑火力量,下达扑救任务,迅速开展。
Ⅲ级响应:当天发生直接威胁村、居民区以及重要设施安全;可能发生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燃烧3小时以上、面积0.6公顷以上,火场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危急大面积林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4种火情之一时,街道护林防火指挥部立即启动本预案。发生火情后1小时内,街道护林防火指挥部必须在火场设立前线指挥部,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2小时后火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街道扑火前线指挥部要组建到位,指导火场进行规范化的调度和科学的组织指挥。
2、扑火指挥:扑救森林林火灾由本街道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参加扑火的所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扑火前线前指挥部的统一指挥。随着火情的发展变化、各村领导靠前指近到位,扑火前线指挥部的级别随着提高,人员组织相应调整,坚持由上到下的逐级指挥体系。根据火场情况划分战区后,各项工作分指挥部按照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可以全权负责本战区的组织指挥。
3、扑火原则:在扑火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扑火人员、居民点和重要设施的安全;在扑火战略上,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隔、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扑火战术上,要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消除;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等专业力量为主,其它经过训练的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的原则;在落实责任制上,采取分段落包干、划区包干的办法,建立扑火、清理或看守火场的责任制。
4、应急通信:充分利用有线、无线通讯,或者采用卫星通信,确保通信畅通。
5、扑火安全:在扑火过程中始终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进行、驻地选择和扑火作战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人员的安全。
6、居民点及群众安全防护:应在林区居民点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并制定紧急疏散方案,落实负责人,明确安全撤离路线,当居民点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阻火措施,确保居民点安全。同时,由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七、火灾的善后处理
1、森林火灾事故后,一般以森林公安为主,街道应急分队及各居委会配合,林业部门参加及时查明火因。火灾扑灭后,迅速查明损失情况,对肇事者和责任人做到处理,所有资料一律存档备查。
2、按属地管理原则,及时做好火灾民的抢救疏散和安置工作。
3、因扑救森林火灾负伤、致残或者牺牲的人员医疗抚血,按《森森防火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执行。
4、按属地管理原则,及时对火烧迹地实行补植或更新造林。
5、加强对干部群众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重点林区,主要进山路口及森林植被好的地方都要设立警示牌。以居委会为单位,定期召居委会组织干部会、居民小组会,增强村民的防火意识,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学生预防森林火灾和森林防火安全知识的教育,力争从源头上治理火灾隐患。
八、后期处置和综合保障
1、火灾评估:街道护林防火指挥部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如实上报火场面积和森林资源损失情况。
2、工作总结:扑火工作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全面工作总结,重点是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应汲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县护林防火指挥部上报结案报告。
3、通信与信息保障:各村的森林防火通信网络和火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配备与扑火需要相适应的通信设备。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移动电话、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社会基础通信设施的作用,为扑火工作提供通信与信息保障;要充分利用市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和国家林业局森林发挥网站发布的天气形势分析数据、卫星林火监测云图、火场实况图片图像、电子地图、火情调度等信息,为扑火指挥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支持。
4、后备力量保障:加强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在坚持重点武装专业、半专业扑火力量的同时,也要重视后备扑火力量的准备,保证有足够的扑火队伍。各种扑火力量要在街道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互相支援、积极配合、协同作战。
5、扑火物资储备保障:根据森林防火任务,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的扑火机具和装备。
6、培训演练:街道护林防火指挥部有计划地开展扑火指挥员和扑火队员以及林区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扑火指挥、扑火技战术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强实战训练和扑火演习,提高扑火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扑火战能力,普及人民群众避火安全常识。同时,对林区配备必需的扑火机具,进行必要的扑火知识讲座,以保证高素质的扑火后备力量。
为保证本预案的顺利实施,街道护林防火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按照预案的内容开展培训和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