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导航 > 各镇(街道) > 吴川市人民政府大山江街道办事处 > 工作动态

品牌项目I青少年科学探秘营——社区科普小课堂

时间:2025-09-12 17:31:03 来源:本网
【 打印 】

  2025 年 8 月 29 日,大山江社工在岭圩社区开展一场充满奇趣的 “青少年科学探秘营 —— 社区科普小课堂” 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从打破陌生的破冰互动,到亲手操作的趣味实验;从深入浅出的科学知识讲解,再到紧张刺激的知识抢答,5 大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为青少年们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科学探索之旅。

  一、破冰游戏・击鼓传花

  活动刚开场,社工就带来了超经典的 “击鼓传花” 游戏!红色气球在青少年们手中快速传递,另一旁的社工背对着大家控制音乐节奏,随着音乐忽快忽慢,现场气氛瞬间紧张又热闹。“停!” 当音乐突然暂停,拿到气球的青少年就要站起来自我介绍,有的分享自己喜欢的科学小知识,有的说起爱读的科普书,原本陌生的小伙伴们,在一次次气球传递中慢慢熟络,笑声洒满整个活动室。

  二、主题科普小课堂

  破冰之后,就到了涨知识的 “生活里的科学小问号” 科普时间!社工从青少年们熟悉的场景切入:“从冰箱拿出冰汽水,瓶身为啥会‘冒汗’?” 青少年们纷纷摇头又点头,好奇地等待答案。

  社工笑着解释:“冰汽水瓶温度低,周围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瓶身,就会凝结成小水珠,这叫‘液化’,是水蒸气从气态变液态的过程!就像冬天呼出的‘白气’,也是液化现象”。

  接着又聊到 “湿衣服变干”:“衣服上的水分变成水蒸气跑去空气中,这是‘汽化’,是水从液态变气态的变化!” 通过生活里的小事,青少年们轻松 get 了液化和汽化的科学知识,纷纷感叹 “原来科学就在身边!”

  三、科普知识抢答 

  学完知识,就到检验成果的 “科普知识抢答” 环节啦!社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题目,“冰汽水瓶‘冒汗’属于什么现象?”“湿衣服变干是因为汽化还是液化?”

  题目刚念完,青少年们的小手就像小树苗一样 “唰” 地举起来,有的甚至站起来喊 “我知道!”,答对的青少年眼睛亮晶晶的,答错了也不气馁,继续专注听下一题。最后,答对最多的 3 位青少年,开心地接过社工准备的科普文具。

  四、科学实验时间

  (1)火山爆发

  两勺小苏打、两勺葡萄酸、适量色素、一勺增稠剂放进容器,搅拌均匀后快速加水 ——“嘭!” 红色 “岩浆” 瞬间冒出来,青少年们瞪大双眼,直呼 “太像火山了!”

  知识讲解:这是典型的酸碱反应!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碱性),葡萄酸是酸性物质,两者混合会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气体推着混合液向上 “喷发”,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增稠剂能让 “岩浆” 更黏稠,模拟真实火山岩浆的质感。

  (2)彩虹喷泉

  水、小苏打、洗洁精、色素混合好,再加入柠檬酸,五颜六色的泡沫 “咕嘟咕嘟” 喷涌而出,像一座会发光的彩虹喷泉,孩子们伸手想摸又怕破坏,满脸惊喜。

  知识讲解:和火山爆发原理类似,小苏打与柠檬酸(酸性)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洗洁精会让气体形成细密的泡沫,加上色素的点缀,就变成了色彩缤纷的 “彩虹喷泉”,大家看到的泡沫,其实是包裹着二氧化碳气体的洗洁精小泡泡。

  (3)乒乓球的秘密

  空瓶里的乒乓球,一倒就掉;装满水的瓶子倒过来,乒乓球居然牢牢 “粘” 在瓶口!青少年们凑到跟前仔细看,好奇地问 “它怎么不掉呀?”

  知识讲解:这是大气压力的 “魔力”!空瓶倒过来时,瓶内和瓶外都有空气,乒乓球受重力影响就会掉下来;而装满水的瓶子倒过来,水会往下流,瓶内形成接近真空的状态,此时瓶外的大气压力(我们周围空气产生的压力)远远大于瓶内压力,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把乒乓球紧紧 “托” 在瓶口,所以它不会掉下来。

  (4)气球变大魔法

  白醋倒进空瓶,小苏打装进气球,把气球套在瓶口再倒小苏打 —— 气球慢慢鼓起来,像吹了气的小灯笼,青少年们盯着气球,兴奋地数 “它越来越大啦!”

  知识讲解:白醋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酸(酸性),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碱性),两者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没地方跑,就会把气球 “撑” 大,大家看到气球变大,其实是里面装满了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五、总结 + 分享零食

  活动最后,社工和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的知识:“谁还记得液化和汽化的例子呀?”“火山爆发实验用了什么材料?” 孩子们积极举手,把学到的知识说得明明白白,有的还主动分享 “我知道气球变大是因为产生了气体!”

  随后,社工拿出准备好的小饼干、水果干,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零食,一边吃一边聊实验趣事,有的说 “下次还想做火山实验”,有的说 “真的是太好玩了”,欢乐的氛围一直延续到活动结束。

  这次科学探秘营,不仅让青少年们亲手体验了有趣的实验,更弄懂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