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江街道“网格+”赋能防蚊,精准化布控显成效
大山江街道立足实际,构建“街道-社区-自然村”三级联动、无缝衔接的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体系,积极探索并实践“网格+”精准布控工作模式,消除管理盲区。
吴川市委常委、副市长伍华武同志,大山江街道党工委书记赖土生同志,大山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小雅同志共同为辖区内池塘投放“灭蚊鱼”
一是“网格+责任区”,实现管理区域精细化,解决“责任稀释”问题。街道党工委召开专题部署会8次,及时根据蚊媒传染病疫情最新态势调整布控策略;社区承上启下做好策略传达和巡查协助;村干部对网格内所有楼栋、住户、公共区域进行“户籍式”管理。
二是“网格+微信群”,实现信息传递瞬时化,解决“沟通不畅”问题。指令发布“零时差”,街道、社区的工作通知、预警信息可在5分钟内直达所有居民;知识科普“常态化”,网格员可在群内分享防蚊技巧、消杀安排,累计推送各类防蚊灭蚊知识400余条;问题反馈“直通车”,居民发现蚊虫孳生点,可随时随地在群内拍照上报,实现了“居民吹哨、网格响应、部门报到”的快速处置机制。
三是“网格+动员”,实现群众动员组织化,解决“参与不足”问题。发挥村小组干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街道班子每天带队街道驻点干部、社区干部,由网格员带领“敲门入户”对网格内所有住户上门走访,面对面讲解防蚊知识,手把手指导清除家庭积水,完成100%入户覆盖,发放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指南2840余张,悬挂横幅100余条,张贴海报100余张,街道安排宣传车对辖区内6个社区、29个自然村全覆盖式宣传,网格员每日不定时携带喇叭、音箱等设施绕村宣传,动员群众8500余人,持续、密集、多元的宣传攻势,真正让“清垃圾、倒积水、防蚊生”的理念深入人心。
四是“网格+巡查”,实现巡查防控常态化,解决“后继无力”问题。“人防+技防”相结合,街道班子每天带队常态化清理辖区内积水、卫生死角、蚊虫孳生地,每周一、周四下午除保障街道必要运转和值班外,全体干部进村入户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地毯式药物喷洒作业,全覆盖式投放“灭蚊鱼”,累计投入干部力量4500余人次,配备消杀设备90余台,灭蚊药剂1600余升,清理卫生死角6600余处,清理积水点位11200余处,清理房子8350余栋,整治蚊媒孳生地997800余平方米,清理垃圾1100余吨,消杀面积2060300余平方米。
网格员在蚊虫易孳生区域开展全高频率消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