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中秋国庆假期将至,请注意防蚊,远离登革热!
中秋、国庆旅游“黄金周”即将来临
旅游人员流动随之增大
目前我市蚊虫活动仍很活跃
请市民朋友务必警惕登革热
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我市以下区域正在开展登革热疫情处置
请注意做好防范
❗❗❗
登革热是
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尽管登革热来势汹汹
但它是一种可防可控的常见传染病
特别提醒:
个人要注意预防蚊虫叮咬
一旦出现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会被称为“断骨热”。
二、登革热如何传播?
登革热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
三、登革热主要临床症状表现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高热:突发高烧(40℃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四、如何预防登革热? (一)避免被蚊虫叮咬是关键 1. 住处要安装防蚊纱窗、纱门等,睡觉时使用蚊帐。 2. 尽量选择浅色的长袖长裤,外出时尽可能使用驱蚊剂或其它驱蚊药物。 3. 避免在“花蚊子”出没频繁时间段(上午8点至10点,下午4点至7点)在草丛、树荫下等户外阴暗潮湿处长时间逗留。 1. 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2. 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 3. 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3-5天彻底换水一次。 4. 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食蚊鱼。 5. 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堆室外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户外废弃轮胎打孔,难以清除积水轮胎可用双硫磷灭幼蚊。 6. 住家周围外环境植被可用敏感公共卫生杀虫剂灭伊蚊成蚊。 如果出现突起发热,同时伴有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被叮咬的情况。 尤其是近期从外地返吴的市民,出现发热症状应该第一时间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居史。 假期出行前,公众要密切关注需前往的地区登革热疫情情况及当地疾控发布的蚊子地图等信息。 来返吴人员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发现可疑症状,立即就医并配合疾控部门的流调,防止疫情扩散。
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预防知识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就能大大降低感染登革热的风险
积极行动起来
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