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项目名称:2024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评价年度:2024年
评价单位(公章):
填报日期:2025年8月27日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根据广东省财政厅(粤财社﹝2023﹞314号、粤财社﹝2023﹞323号、粤财社﹝2024﹞115号)和湛江市财政局(湛财社﹝2023﹞14号、湛财社﹝2024﹞148号)的文件精神,2024年省级财政和市级财政、本级财政分别补助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1739.9051万元和1212.4051万元、1097.396万元,合计14049.7062万元。我市严格按照预算资金的使用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下达的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发放,按照我市困难群众家庭实际情况,对低保、特困、孤儿、流浪乞讨、临时救助等困难群众进行分层分类救助,所有补助资金已经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省、市、本级财政补助的资金已100%使用完毕。
(二)评价年度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及时发放低保金、特困金、临时救助金,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保提高幅度要与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基本同步。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吴川市民政局高度重视2024年度绩效评价工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财务负责人和业务人员组成绩效评价工作小组。评价对象为我市低保、特困、孤儿、流浪乞讨等困难群众,评价标准为是否按照社会救助政策要求对困难群众实施分层分类的救助帮扶,是否按文件要求进行资金发放。
三、绩效自评结果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认真评价和综合评审,吴川市2024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支出绩效综合评价得分:100分,项目评价为优。
四、项目资金使用绩效
对照《项目绩效自评指标评分表》逐项分析说明各指标完成情况。
(一)资金管理过程情况
1.资金管理情况。根据广东省财政厅(粤财社﹝2023﹞314号、粤财社﹝2023﹞323号、粤财社﹝2024﹞115号)和湛江市财政局(湛财社﹝2023﹞14号、湛财社﹝2024﹞148号)的文件精神,2024年省级财政和市级财政、本级财政分别补助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1739.9051万元和1212.4051万元、1097.396万元,合计14049.7062万元,资金已100%使用完毕。
2.绩效目标管理情况。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按计划支出,支出记录完整,凭证合格有效。
3.事项管理情况。下发《关于及时受理审批低保特困救助的通知》和《吴川市民政局关于加强困难群众动态管理的通知》,要求各镇街严格对特困低保申请、受理、入户调查、初审公示等按规定日期办理,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入户排查,做到“应救尽救,不漏一人”。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1)质量指标。吴川市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粤财社﹝2022﹞7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省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每月由吴川市民政局委托银行足额将补助资金发放到每个对象账户上,确保发放工作规范高效。
(2)时效指标。吴川市在每月的20日前,将补助资金定期按时发放到每位对象账户上。
(3)成本指标。2024年城镇低保标准线为860元/人·月,补差水平为678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线为645元/人·月,补差水平为334元/人·月;城镇特困标准线为1376元/人·月,农村特困供养标准为1032元/人·月。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1)社会效益指标。困难群众补助资金的发放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是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也是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际行动。对我市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
(2)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使吴川市农村困难群众保障范围逐步扩大,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已形成了同其他社会保障措施相配套、覆盖全市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通过社会调查,群众满意率达95%,为稳定、持久地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分析
(一)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法规宣传工作不到位
部分群众对政策法规认识不足,存在错误认识困难群众保障政策的观念,在保群众也存在不了解政策的现象。
(二)家庭收入难核定
1.在审核审批时存在难以核定家庭收入的问题。包括对申请低保家庭的房产、储蓄、有价证券、隐性收入和劳务收入等都难以合理核定。
2.农村人户分离现象目前还比较突出,对困难群众补助资格的审核、管理都带来了较大困难。另外,困难群众保障制度在个别人身上产生了福利负效应。如:很多低保人员享受低保金的同时还享受医疗、教育、住房福利待遇等,因此其实际生活水平高于少数“低保边缘户”和低收入家庭,影响低保的公平公正。
六、改进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作用。吴川市民政局、各镇(街)、各村(居)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互联网、信息宣传栏等途径,不断加大政策宣传普及力度,使社会救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多方面、多角度宣传社会救助政策,让公众理解、支持救助工作,发挥社会救助的兜底作用。
(二)广泛开展社会救助主动发现精准救助工作。加大农村困难家庭的入户排查力度,解决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漏救问题,切实履行社会救助的主体责任,抓好各项救助政策有效落实,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七、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本单位已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单位绩效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