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项目的资金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附件3
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项目名称:2023年广东省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项目的资金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评价年度:2023年度
预算部门单位(公章):
填报日期:2024年5月6日
一、基本情况
根据广东省财政厅(粤财社(2022)249号文件)和湛江市财政局(湛财社(2023)5号、湛财社(2023)117号、湛财社(2023)189号)的文件精神,2023年省级财政和市级财政共补助吴川市15个镇(街)委社会工作服务站资金,补助金额分别677.79万元和248.40万元,合计926.19万元。我市严格按照预算资金的使用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下达的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双百社工工资补贴。所有工资补助资金已经及时发放到位,省、市财政补助的资金已100%使用完毕。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吴川市民政局高度重视2023年度绩效评价工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财务负责人和业务人员组成绩效评价工作小组。评价对象为2023年度发放补贴的吴川双百社会工作者,范围包括15个镇街社工站173名社会工作者,评价标准是否按月发放。
三、绩效自评结果
吴川市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科学管理和使用省级配套资金,已达到省规定的标准。所有补助资金已经及时发放到位,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已100%使用完成,发放工作规范高效,没有出现挤占、挪用、虚列、套用省级财政资金行为。自评分数为100分,等级为优。
项目资金使用绩效
(一)资金投入情况
1、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广东省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项目的资金。
2、项目资金已到位,严格按项目计划和规定用途发放,做到专款专用,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执行,每月按时发放。
3、项目资金用途使用绩效: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个人。家庭、社区、组织等)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解、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和资源链接等方面的专业性服务,以协调服务对象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提高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功能。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结合项目实际,可从总体和分用途分析项目使用绩效)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1、数量指标。省级财政资金吴川市社会工作者15个镇(街)共173人;
2、质量指标。吴川市认真贯彻落实《湛江市民政局 湛江市财政局 湛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湛江市妇女联合会 湛江市残疾人联合会<湛江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及社会工作者薪酬待遇工作指引的通知>》(湛民发﹝2021﹞11号)文件精神,配套地方财政资金。每月,经省、市、镇三级认真核查发放社会工作者名单后,由吴川市民政局进行15个镇(街)工资汇总,上报吴川市财政局审批,经吴川市财政局拨付到15个镇(街),由15个镇(街)财务人员将工资发放到每个社会工作者账户上,确保发放工资规范高效;
3、时效指标。吴川市基本在每月的20日前,将工资定期按时发放到每位社会工作者账户上。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1、成本指标。2023年省财政资金配套落实情况:已到位资金926.19万元,分别由湛江市补助资金677.79万元和248.40万元已全部下达吴川市财政局 。
2、社会效益指标。项目实施后,进一步发挥吴川市民政局监督作用,吴川市民政局对下属15个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决策、执行和项目资金、资产进行全程监督。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及队伍建设情况。社工立足镇(街),深入村居,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政策落实、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通过专业服务向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普及民政政策。全市民政对象走访覆盖率100%。
社工服务活动情况:2023年1至12月,15个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点累计为社区及各类困难群众提供服务9.5多万人次,继续跟进个案服务170个,在册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约2.8万人,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35多场次,活动参与人数达到2.3万人次。
3、可持续影响指标。吴川市民政局实地督导和常态化培训持续开展下,各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有序开展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社会工作服务,“双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对实现共同富裕奋斗目标发挥长期影响。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吴川市民政局结合年度绩效评价工作和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指导各镇(街)社工站(点)结合日常服务,组织开展满意度调查,截至评价基准日,根据各地评估统计,社工站工作驻地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
五、存在的问题
1、各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运营经费欠缺,无法多方面开展服务项目,导致服务产出效果不明显;
2、各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队伍配备人员不足,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3.薪酬福利待遇有待提高,人才流失明显;
4.人才队伍专业性待提高。
六、相关建议
1、持续开展“双百”社会工作队伍人才培训,全面提升“双百”社工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及“双百”社工人才队伍素质。
2、制定跟进社会工作服务的措施、合理调整社会空间布局,提升服务效能,打造特色品牌。
3、社工站建设的专业化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赋能。
七、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本单位已在政府网站向社会单独公开单位绩效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