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湛江市吴川市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8830071047852/2020-00041 分类:
发布机构: 湛江市吴川市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20-04-09
名称: 纽约1天3000警察请假,中国1个多月49名警察牺牲,透过疫情,国人终于读懂“中国警察”(附新规:袭击民警无须致伤就可构罪)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4-0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纽约1天3000警察请假,中国1个多月49名警察牺牲,透过疫情,国人终于读懂“中国警察”(附新规:袭击民警无须致伤就可构罪)

发布日期:2020-04-09  浏览次数:-

凡事“争第一”的美国

这次又拿了个全球第一

据统计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超过18万例

远远把其他国家甩在后面

从3月10日确诊病例破千

到3月31日确诊病例破18万

猛增100多倍

美国只用了二十多天的时间

这种“美国速度”,举世骇然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3月25日报道,预计未来几周将有大量患者去世,美国疫情最严重的纽约市已经开始建造临时停尸房。

更让人揪心的是

在这紧要关头下

美国疫情最严重的纽约市

却爆出了

“1天近3000名警察请病假”的消息

据美国《新闻周刊》24日报道

仅当地时间23日一天

就有近7%受雇于纽约警察局的警员请假

并且预计请假的人数

将持续上升

消息一出

震惊了无数网友

有人认为

大量警察请假

无疑会让纽约市的疫情雪上加霜



有人吐槽

关键时刻掉链子,美国警察太“任性”



有人表示

警察也是人,不提供防疫物资

警察连自己都保护不了

又如何保护别人



还有人想起了

疫情形势逐渐好转的中国

表示这次战“疫”

再次让人看到了中国人民警察的使命与担当



越是危难越向前

这就是中国人民警察

这两个月来

在与新冠病毒展开殊死搏斗的拉锯战中

无数公安干警

义无反顾地奔赴一线 “战场”

默默守护着这个国家的每一寸土地

用汗水乃至生命

为我们的平安健康筑起了铜墙铁壁

01

在武汉

一名68岁的疑似患者瘫坐在楼梯间

呼吸微弱,陷入昏迷

民警接警后

背起他小心翼翼地下楼

一步一步,颤颤巍巍

用警车把他转运到医院救治后

他防护服内的警服已经湿透

超级英雄一直在我们身边

他们不穿披风

却竭尽全力地守着这座城

和城里的我们

02

雨夜中

交警长时间坚守疫情安检一线

天冷雨大

他一次次脱鞋、倒水、拧干袜子

擦干被冷水浸泡发白的双脚

喝杯热开水暖暖身子后

又继续回到岗位上

有人救死扶伤,有人稳定后方

面对强大的敌人,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有限

但萤火虽小,汇集在一起就是光啊

03

他是一名警察

也是一名父亲

春节期间连续8天征援疫情一线

两个孩子在家哭着找爸爸

妈妈不忍心

连夜带着两个孩子去看他

虽然近在咫尺

他却只能远远地敬个礼

孩子

你的爸爸常常为了其他人

在外东奔西走“不着家”

有时甚至连一个拥抱也给不了你

但你长大后

就知道他有多伟大了

04

机场中

民警和驰援武汉的妻子依依惜别

送走妻子、擦干泪水后

他又回到防控一线继续战斗

谁不渴望朝夕相处?

谁不向往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可灾难降临,我们无从选择

因为我们明白

爱不是万千情话,不是雪月风花

它是陪伴,是责任,更是担当

05

坚守疫情一线

山东一民警晚上打完吊瓶后

又回到单位加班到凌晨

下楼时因体力不支,从楼梯滚落

如果没有监控,我们不会知道

你们的工作能累成这样

谢谢你们

始终在为我们而“战”

06

高速路口

执勤辅警席地而坐,一吃三回头

看到来车

他立马撂下没吃几口的方便面

冲了上去

这碗总也吃不完的泡面

看得让人心疼又敬佩

07

凌晨,突降大雪

连续执勤20多天的民警

突然直挺挺地晕倒在地上

因为长时间在低温严寒天气超负荷工作

苏醒过来的他全身颤抖不止

他却乐观地说

“我喝点热水,休息一下就好了”

阴霾之下

总有一些人,在做着伟大的事

一点点点亮希望

08

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17天后

民警倒在了岗位上

妻子按照他生前的愿望

将器官无偿捐献

挽救三个人的生命

让两个人重见光明

同事说

他把该给的都给了别人

走的时候只穿走了自己的警服

“此生无悔披战甲,来世还要做警察”

遗憾的是,没等到春暖花开

我就要离开

请你,代我用双眼好好看看

这个无数人为之奋斗的春天,可好?

疫情暴发以来

公安干警挺在一线,发生了太多故事

这些故事

关于责任、关于坚守,更关于爱

这些故事

融进了祖国,融进了山河

也融进了千千万万民众的心中

……

2月26日上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

公安部副部长杜航伟介绍称,

疫情防控1个多月来,

49名公安民警、辅警因公牺牲。

这还仅仅是截止到2月26日的数据,

现在已经又过去了一个多月,

中国警察的牺牲人数,

只会更多更多……

感恩中国警察

你的负重前行,照亮了岁月静好!

这样一群默默付出的群体,值得人们尊敬,爱戴,守护,早在2020年1月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规定:袭击民警无须致伤就可构罪,七种情况不适用缓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
2020年1月10日
人民警察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肩负着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维持司法秩序、执行生效裁判等重要职责。在依法履职过程中,人民警察遭受违法犯罪分子暴力侵害、打击报复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犯罪分子气焰嚣张、手段残忍,甚至出现预谋性、聚众性袭警案件,不仅危害民警人身安全,更严重损害国家法律权威、破坏国家正常管理秩序。为切实维护国家法律尊严,维护民警执法权威,保障民警人身安全,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共同研究决定,制定本意见。





一、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实施下列行为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规定的“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应当以妨害公务罪定罪从重处罚:
1.实施撕咬、踢打、抱摔、投掷等,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的;
2.实施打砸、毁坏、抢夺民警正在使用的警用车辆、警械等警用装备,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的;
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虽未实施暴力袭击,但以实施暴力相威胁,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
醉酒的人实施袭警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教唆、煽动他人实施袭警犯罪行为或者为他人实施袭警犯罪行为提供工具、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对袭警情节轻微或者辱骂民警,尚不构成犯罪,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依法从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二、实施暴力袭警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第一条规定的基础上酌情从重处罚:
1.使用凶器或者危险物品袭警、驾驶机动车袭警的;  
2.造成民警轻微伤或者警用装备严重毁损的;
3.妨害民警依法执行职务,造成他人伤亡、公私财产损失或者造成犯罪嫌疑人脱逃、毁灭证据等严重后果的;
4.造成多人围观、交通堵塞等恶劣社会影响的;
5.纠集多人袭警或者袭击民警二人以上的;
6.曾因袭警受过处罚,再次袭警的;
7.实施其他严重袭警行为的。
实施上述行为,构成犯罪的,一般不得适用缓刑。
三、驾车冲撞、碾轧、拖拽、剐蹭民警,或者挤别、碰撞正在执行职务的警用车辆,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民警生命、健康安全,符合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的,应当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酌情从重处罚。
暴力袭警,致使民警重伤、死亡,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酌情从重处罚。





四、抢劫、抢夺民警枪支,符合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以抢劫枪支罪、抢夺枪支罪定罪。
五、民警在非工作时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法律履行职责的,应当视为执行职务。
六、在民警非执行职务期间,因其职务行为对其实施暴力袭击、拦截、恐吓等行为,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九十三条等规定的,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寻衅滋事罪等定罪,并根据袭警的具体情节酌情从重处罚。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要加强协作配合,对袭警违法犯罪行为快速处理、准确定性、依法严惩。一要依法及时开展调查处置、批捕、起诉、审判工作。民警对于袭警违法犯罪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制止,并根据现场条件,妥善保护案发现场,控制犯罪嫌疑人。负责侦查办理袭警案件的民警应当全面收集、提取证据,特别是注意收集民警现场执法记录仪和周边监控等视听资料、在场人员证人证言等证据,查清案件事实。对造成民警或者他人受伤、财产损失的,依法进行鉴定。在处置过程中,民警依法依规使用武器、警械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制止袭警行为,受法律保护。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袭警案件,应当从严掌握无逮捕必要性、犯罪情节轻微等不捕不诉情形,慎重作出不批捕、不起诉决定,对于符合逮捕、起诉条件的,应当依法尽快予以批捕、起诉。对于袭警行为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判,严格依法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二要依法适用从重处罚。暴力袭警是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从重处罚情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要准确认识袭警行为对于国家法律秩序的严重危害,不能将袭警行为等同于一般的故意伤害行为,不能仅以造成民警身体伤害作为构成犯罪的标准,要综合考虑袭警行为的手段、方式以及对执行职务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准确认定犯罪性质,从严追究刑事责任。对袭警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不适用刑事和解和治安调解。对于构成犯罪,但具有初犯、偶犯、给予民事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的,在酌情从宽时,应当从严把握从宽幅度。对犯罪性质和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犯罪手段特别残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犯罪分子,虽具有上述酌定从宽情节但不足以从轻处罚的,依法不予从宽处罚。三要加强规范执法和法制宣传教育。人民警察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正确履职,特别是要规范现场执法,以法为据、以理服人,妥善化解矛盾,谨慎使用强制措施和武器警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依法办案的同时,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对于社会影响大、舆论关注度高的重大案件,视情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向社会通报案件进展情况,澄清事实真相,并结合案情释法说理,说明袭警行为的危害性。要适时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向社会揭露袭警行为的违法性和严重危害性,教育人民群众遵纪守法,在全社会树立“敬畏法律、尊重执法者”的良好法治环境。
各地各相关部门在执行中遇有问题,请及时上报各自上级机关。       

公安部2020年1月10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相关情况。公安部新闻发言人郭林主持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周加海,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高景峰,公安部法制局副局长孙萍、赵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郭林介绍,人民警察是国家重要的执法司法力量,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肩负着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职责使命。因为特殊的工作性质,民警在依法履职过程中时常遭受违法犯罪分子的暴力侵害,甚至打击报复。袭警违法犯罪行为不仅侵害了民警的人身权益,更是对社会正常管理秩序的破坏,从根本上损害的是国家法律尊严和政权权威。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多次研究部署,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和民警执法权威。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为此,公安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反复修改,于2019年12月27日,以“两高一部”名义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并于印发之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的专门惩处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适用,突出了实际操作性,体现了司法机关对袭警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惩治、绝不姑息的决心和态度。
孙萍通报了《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等情况。《指导意见》的出台顺应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大势,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具体举措,是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民警执法权威的需要,体现了对民警依法特殊履职的保护,为公检法机关办理袭警违法犯罪案件提供了依据和指引,这将有利于遏制袭警犯罪多发势头,更好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也必将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指导意见》的发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对广大民警依法履职的理解和支持,将更加坚定广大民警依法履职、服务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对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具有积极意义。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并不仅仅是政法机关的职责所在,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和惩处相结合,有效消除滋生袭警违法犯罪的土壤。同时,公安部将继续深入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民警执法行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指导意见》主要从行为定性、公检法机关办案协作、加强宣传等方面作出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指导意见》明确,对民警人身直接实施撕咬、踢打、抱摔等直接攻击以及对民警正在使用的警用车辆、警械等警用装备进行打砸等破坏,间接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的行为均属于暴力袭警行为,应当适用刑法关于袭警从重处罚的规定。对使用凶器、危险品、驾驶机动车袭警等手段恶劣;造成民警轻微伤、警用装备严重毁损、造成他人伤亡、公私财产损失、犯罪嫌疑人脱逃、毁灭证据等严重后果;多人袭警或袭击民警二人以上;具有同类前科等7类情形,酌情再作进一步从重处罚,且一般不得适用缓刑。规定对于驾车冲撞、拖拽民警以及抢夺、抢劫民警枪支,危害公共安全或民警人身安全的,依法适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抢劫枪支罪、抢夺枪支罪、故意杀人罪等重罪。《指导意见》要求,公检法机关加强协作配合,依法开展对此类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确保案件得到及时处理,准确定性,犯罪分子得到依法严惩。在办理此类案件时,不能将袭警行为等同于一般故意伤害行为,不能仅以造成民警身体伤害作为构成犯罪的标准,而要综合考虑行为手段、方式以及对职务的影响程度。对于袭警犯罪,从严把握从宽幅度。同时,加强宣传力度,揭露袭警行为的违法性和严重危害性,引导人民群众遵纪守法,在全社会营造“敬畏法律、尊重执法者”的良好氛围。
周加海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对于袭警犯罪,人民法院历来秉持依法严惩的态度,加大惩治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此次三部门结合实践需求,对袭警犯罪的罪名适用、从重处罚暴力袭警的具体标准等做了明确、细化的规定,下一步,人民法院将继续坚决贯彻从严惩处袭警犯罪的法律政策要求,坚决支持人民警察依法履职,坚决维护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高景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指导意见》明确袭警犯罪的入罪标准,从法律层面进一步构筑了保障民警依法履职的防线,检察机关将认真执行《指导意见》,在办理袭警犯罪案件时,依照相关规定把握立案追诉标准,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赵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指导意见》对公检法机关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开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有助于进一步统一执法司法标准、规范办理流程、准确适用法律。

下一步,公检法机关将重点抓好《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组织地方各级公检法机关认真学习、准确理解《指导意见》精神实质,严格执行《指导意见》规定,加强对下指导,着力研究、解决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把《指导意见》用好,提升办案质量,严惩袭警违法犯罪,努力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    


——转载自刑事读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