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经营情况
截至2023年4月,取得本市营运资质的网约车已逾1.1万辆,取得本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的人员已逾4.5万人。交通运输部监管平台显示,2023年1-4月,我市营运网约车中日均接单量处于10宗以内的约占53%,11-20宗的约占25%,21宗或以上的约占22%,平均约11宗。据抽样调查,2023年以来全职网约车驾驶员日均上线时间约12-14小时,扣除平台抽成后的日均营运流水普遍处于350-450元区间。
上述营运数据较疫情防控期间有一定好转,但仍低于2019年水平。当前,网约车行业主要面临以下方面挑战:一是“五一”假期过后,预计群众出行需求有所回落,我市交通出行流量将有所下降;二是群众自驾出行频率不断提高,客观上减少了对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出行的依赖;三是大量群众选择从事网约车行业作为灵活就业的渠道,致使网约车总量上升,“摊薄”了个体营运收入;四是大部分网约车平台已逐步停止了司机端、乘客端的补贴优惠。
二、驾驶员营运分析
全国各主要网约车平台普遍实行轻资产模式,平台不持有车辆产权,其运营模式主要包括经济租赁和自携车两种。自携车模式即由驾驶员自行提供车辆,经济租赁则是指由平台的运力渠道商提供车辆并招募驾驶员,驾驶员与运力渠道公司签订车辆租赁合同。
据了解,目前租赁一辆纯电动网约车的市场价约为4000-4500元不等(视车型、车况、车龄、租赁期等不同,已含营业性商业保险、交强险)。而自携车模式下,虽然驾驶员无需缴交车辆租金,但需一次性投入10多万元购入纯电动汽车,而且车辆变更为营运性质后残值极低,如驾驶员不再从事网约车行业时,车辆已无转让价值。此外,个体经营的驾驶员可能存在线下培训教育和约束不足情况,导致发生事故的几率更高,且抗风险能力低,难以处理保险赔付不足等情况。
三、有关政策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事网约车营运必须符合“双证”合规要求,即驾驶员取得当地从业资格证,车辆取得当地网约车运输证。违反规定的平台、企业和个人,将面临罚款和暂扣驾驶证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影响征信。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部门已立案查处网约车违规经营行为和私人小客车非法营运行为逾150宗。
四、有关建议
疫情防控转入乙类乙管后,今年春运、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期间,我市出行市场需求比较旺盛,但预计群众出行需求有所回落,我市交通出行流量将下降,行业营运环境将受到较大影响。当前,全国各地网约车行业普遍面临收入低、无保障、风险高、压力大等现实问题,发生多起集中违约退车、因疲劳或超速驾驶产生严重交通事故等,一定程度说明网约车已经不是群众就业的良好选择。
为此,市交通运输部门郑重提醒拟从事网约车经营服务的企业和人员:一是密切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审慎做好投资和从业分析,充分考虑市场情况,理性选择从业方向,算好经济账、健康账、安全账,多方比选打听,避免因部分机构或个人单方面作出的不实“收入承诺”而盲目投资、入行,注意防范各种“陷阱”;二是行业新手适宜先行选择租车营运方案,这样既能切身体会行业实际环境,又能最大限度规避买车持有资产的风险。签署租车合同时,应认真阅读与确认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有能力抵御相关经营和法律风险。建议优先选择租赁时长较短的方案,尽量不要选择以租代购等方式;三是加强保护个人隐私,留意个人账号提现情况,凡遇“刷单返现”“本金转股权”等涉嫌金融诈骗等行为的,应高度警惕,坚决抵制;四是必须守法合规经营,确保双证齐全,线上信息与线下人员、车辆一致,不得将车辆交给他人营运,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五是首选规模较大、管理较为规范、群众认可度较高的平台,尽量避免跨平台接单,以降低安全风险。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
2023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