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湛江市吴川市发展和改革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883725457825W/2022-00357 分类:
发布机构: 湛江市吴川市发展和改革局 成文日期: 2022-08-04
名称: 吴川市隔海片区综合整治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8-0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吴川市隔海片区综合整治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

发布日期:2022-08-04  浏览次数:-


吴川市隔海片区综合整治项目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12〕2492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粤发改重点〔2012〕1095号)、《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管理办法》(湛发改重点〔2019〕489号)的有关规定,我公司负责对吴川市隔海片区综合整治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进行风险评估,现将评估信息情况进行公示,征询公众对该项目的意见。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吴川市隔海片区综合整治项目

2、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工程为吴川市隔海片区综合整治项目,位于吴川市区北部窑地片区。工程共包括五条道路、道路排水及中医院污水排放、隔海片区环境整治等。

本项目道路共五条,分别为新建隔海路长约185米;新建鹤地路长约250米;隔海村路长约500米,其中新建隔海村桥长约200米,新建与桥梁连接段约110米,道路加铺段长约190米;窑地路、聚源路及隔海路南段为沥青加铺及人行道新建,总长约1300米。雨水系统建设长约1200米,规格DN600~DN800,片区污水系统建设长约2700米,规格DN300~DN500;照明工程路径总长约2635米;环境整治面积约12189平方米。

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涵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环境整治工程等。

3、项目投资及建设工期

项目总投资为8400.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7357.9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877.33万元,预备费164.74万元。

项目总工期约为25个月。

4、项目建设地址:吴川市窑地片区内。

5、建设单位:吴川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二、分析初步确定的主要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及防范化解措施

《社稳分析报告》编制单位对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化解措施如下:

表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汇总表

序号

风险发生阶段

风险因素

主要防范化解措施

责任主体

协助单位

1

实施运营阶段

生态环境影响风险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加强对建设施工和运输的管理,保持道路清洁,控制料堆和渣土堆放,扩大绿地、水面、湿地和地面铺装面积,防治扬尘污染。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工程渣土、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运输车辆装载不要过满,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其沿途抛洒。

运营期,只有机动车尾气会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本项目运营期对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2)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运输车辆、施工车辆、施工的泥浆水污染须收集到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大部分可回用于施工用水;生活污水采用沉淀池、隔渣隔油池处理后,再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存于回用蓄水池内,用于周围林地及农田灌溉。基坑开挖、管井穿孔抽出的废水引入沉淀池沉淀净化后,上清液回用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机械检修期间,地面应铺设塑料布,及时回收废机油,防止废油落地,污染土壤,防止污染物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运营期间没有生产废水产生与排放,仅在雨季降水冲刷路面产生地表径流,本项目运营期地表水体受污染的影响较小。

(3)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噪声设备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6:00)作业,如需要连续施工,夜间则尽量安排噪声量小的工程作业,以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处、消声的设备,尽量采用市政电网供电,避免使用发电机组;在施工边界,特别是近距离敏感点附近的施工现场应设置施工围栏,高音设备应设置临时隔声屏,以减少噪声的影响;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 125323-2011);只要建筑施工单位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噪声防护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会对周围声环境带来明显影响,即使局部影响稍大的,也仅是在短期内的影响,施工结束影响即结束。

运营期为车辆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对紧靠路侧的居民造成噪声影响,尽量多种植乔木绿化,形成隔音防护带,将运营期噪声影响降低到最小。

(4)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施工期间建筑垃圾分类收集,有再利用价值的废料,由废品收购站回收再利用;无法利用的废砖、废泥、泥浆和钻屑等,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运至政府指定的余泥渣场,不随意丢弃。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统一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场处理。

运营期不产生固体废物,道路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扫,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临时占地影响及水土流失影响等。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取弃土场等临时占地。施工期水土流失主要体现在取土场、表土堆场的水土流失。项目

施工期需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取齐土场等临时占地,但施工期短,工程完工时,应及时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施工作业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取土或弃土、弃渣工作,这些工作本身就对土壤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破坏,而在运输过程中因地形等条件的限制,这些弃土、弃渣往往就近处置,行程松散的岩土构造,不利于水土保持。同时施工作业临时便道、临时土石堆场以及其他各种临时使用产地,都没有采取很好的水土保持措施,若遇到暴雨或大风就将会产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影响。道路施工一般采取的水土流失综合控制技术包含坡面防护工程技术和冲刷防护技术。坡面防护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植物防护和砌石护坡两种,对于边坡坡度较缓或者是地下水渗出较为严重的坡面,主要采取植物防护,对于坡面较陡者采用砌石护坡。冲刷防护技术主要是针对路堤的边坡和坡脚容易受到水流的冲刷和淘刷的情况,常用植物防护、浸水挡土墙来护坡。因地制宜,只要施工中坚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治体系,尽量减少水土流水对环境造成影响。

运营期期间,对沿线生态环境和地表植被基本上没有影响。运营期工程永久占地将使项目所在区域内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改变,但其土地利用性质的改变不足以影响到所在地域的土地利用状况。

(6)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措施

① 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经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水土保持专项资金,按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要求,落实各项水土流失防止措施。

② 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并按规定向广东省水利厅以及湛江市水利局提交监测实施方案和监测报告。

③ 建设单位应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确保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④ 建设单位应定期向广东省水利厅及湛江市水利局通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在项目土建工程完成后,及时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项目不得投产使用。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吴川市人民政府、市政法委、吴川市自然资源局、吴川市住建局、吴川市应急管理局、吴川市交通运输局、吴川市水务局、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吴川分局、吴川市信访局、梅菉街道

2

实施运营阶段

项目管理和

安全影响

(1)本项目施工前,应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技术负责人、安全员为副组长,施工员、材料员等其他(根据需要)为组员,明确岗位责任;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

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制度及奖罚办法。

(2)项目施工前,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开展职工“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培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3)施工过程中,坚持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凡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或管理人员盲目指挥,安全无法保证时,安全员有权令其停工,坚持一票否决制。严格对悬空作业等特种

作业进行监督,排除隐患,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和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的建设坚决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

各种质量管理文件、规程、规范和标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4)道路运营期间,加强道路的安全管理,对运营阶段出现的交通事件、灾害性天气、重大政治事件、恐怖事件等影响公路运营安全的问题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交通事故,避免人民群众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吴川市住建局、交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

3

全过程

社会稳定风险

管理体系缺失引起的风险

建立社会稳定风险管理责任制、联动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吴川 市政 法委

吴川市相关职能部门、各政府部门、梅菉街道、各居委

4

实施阶段

施工期运输车辆对周边道路及交通的影响

(1)施工单位应严把驾驶员准入关,工程施工车辆驾驶员必须有2年以上驾驶大型货车经历;特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施工单位应在保证有证驾驶的基础上,与驾驶员签订交通安全生产责任状,以增强驾驶员的责任意识。定期、不定期地组织驾驶员学习交通法规。与供货厂商签订供销合同时应明确交通安全责

任,全面提高交通安全责任意识。

(3)项目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充分利用临时道路,降低对该区域交通压力和安全的影响。施工车辆应按照指定的路线和指向标志标线行驶,不得随意行驶、停放,不得穿越隔离警戒区域。对于穿

越施工区域的社会车辆应通过完善通道安全设施,改善车辆通行条件。

(4)施工单位应该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项目进度和作业类别、时间,避免交通繁忙时段占用路面,防止造成交通拥堵,降低通行效率。作业完成后及时恢复路面,减少对路面的占用,保证交通顺畅。

(5)项目建设单位应安排安全员不定期巡视施工单位交通组织方案的落实情况,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对因施工造成的道路损坏,建设单位要组织施工单位在工程完成后及时修复并尽可能提高道路设标准。

(6)由交警大队牵头,不定期组织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梅菉街道、各居委联合检查施工车辆运行情况。

(7)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会同交警部门联合建立接受处理投诉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尽可能把社会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吴川市相关职能部门,梅菉街道及各居委

5

实施运营阶段

安全卫生风险

建设期间,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制定施工管理规定,为全体施工人员根据工种需要配备齐全有效的劳保用品,加强安全管理及监督,落实工作责任及监督人制度。施工期间应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确保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案,降低作业风险。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为作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降低事故的损失,同时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运营期间,加强道路的安全管理,对公路运营阶段出现的交通事件、灾害性天气、重大政治事件、恐怖事件等影响公路运营安全的问题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对路面垃圾、废弃物及时清理,保证路面行驶的安全。加强领导,制定工作预案,部署工作并落实相关人员及责任。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吴川市政法委、信访局、公安局、司法局、安监局、市生态环境局吴川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

6

实施阶段

建设对周边建筑、基础设施破坏的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应严把驾驶员准入关,工程施工车辆驾驶员必须有2年以上驾驶大型货车经历;特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不定期地组织驾驶员学习交通法规,增强安全意识。

项目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充分利用临时道路,降低对该区域建(构)筑物、基础设施的影响。施工车辆应按照指定的路线和指向标志标线行驶,不得随意行驶、停放,不得穿越隔离警戒区域。同时,施工单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项目进度和作业类别、时间,避免对道路设施造成破坏。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吴川市交通局、信访局、公安局、司法局、安监局、市生态环境局吴川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

7

实施阶段

建设对土地、房屋产生的影响

项目建设投入运营后,对周边配套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对土地增值、房屋增值有积极的作用。项目组应对项目建设周边的居民、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充分说明与解释,以得到居民的支持与理解。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吴川市政法委、信访局、公安局、司法局、安监局、市生态环境局吴川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

8

实施阶段

建设对出行成本产生的影响

项目在建设期,由于道路处于封闭状态,对周边居民的出行、生活造成很大不便,间接的对居民的生活成本有了提升。项目组应对影响出行的居民、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充分说明,以得到居民的支持与理解。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吴川市政法委、信访局、公安局、司法局、安监局、市生态环境局吴川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

9

实施阶段

占用路面对出行

产生不便的影响

(1)施工单位应严把驾驶员准入关,工程施工车辆驾驶员必须有2年以上驾驶大型货车经历;特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施工单位应在保证有证驾驶的基础上,与驾驶员签订交通安全生产责任状,以增强驾驶员的责任意识。定期、不定期地组织驾驶员学习交通法规。与供货厂商签订供销合同时应明确交通安全责任,全面提高交通安全责任意识。

(3)项目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充分利用临时道路,降低对该区域交通压力和安全的影响。施工车辆应按照指定的路线和指向标志标线行驶,不得随意行驶、停放,不得穿越隔离警戒区域。对于穿越施工区域的社会车辆应通过完善通道安全设施,改善车辆通行条件。

(4)施工单位应该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项目进度和作业类别、时间,避免交通繁忙时段占用路面,防止造成交通拥堵,降低通行效率。作业完成后及时恢复路面,减少对路面的占用,保证交通顺畅。

(5)项目建设单位应安排安全员不定期巡视施工单位交通组织方案的落实情况,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对因施工造成的道路损坏,建设单位要组织施工单位在工程完成后及时修复并尽可能提高道路建设标准。

(6)由交警大队牵头,不定期组织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梅菉街道及属地居委会联合检查施工车辆运行情况。

(7)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会同交警部门联合建立接受处理投诉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即使应对解决,尽可能把社会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吴川市交通局、信访局、公安局、司法局、安监局、市生态环境局吴川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

10

实施阶段

流动人口对当地治安的影响

(1)施工单位应紧密联系和依靠项目区域各级公安部门及相关村委,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治安防范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法制教育和管理,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风俗特点。

(2)项目所在地各级公安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主动到工程项目部了解情况,对项目周边的治安环境,特别是治安隐患、矛盾纠纷,要全面摸排,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本项目涉及外来人员较多,情况较为复杂的客观实际,相关人员要切实做好务工人员摸底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最大可能避免不利于稳定的因素出现。

(3)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治安保障工作,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或出现发生的苗头,各方力量和人员都能立刻投入到位,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涉事单位的主要领导要亲临现场,对能解决的问题尽量现场给予答复,确保事态稳定,把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吴川市政法委、信访局、公安局、司法局、安监局、市生态环境局吴川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

三、风险等级

本项目通过风险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吴川市隔海片区综合整治项目在采取措施后为低风险项目。

四、征求意见的范围及内容

1、征求意见范围

公示范围主要包括项目周边敏感点区、居民民及有关部门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其他受本期项目影响的个人和受本项目影响区域的单位组织。

2、征求意见内容

(1)对本项目有何诉求以及相关要求;

(2)拟建项目还有哪些主要社会稳定风险因素;

(3)其他合理可行的防范社会稳定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五、公众参与形式及截止时间

公众可以通过书面意见、电子邮件、电话(工作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等方式提出与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有关的意见和建议。本次公示期自公示之日起7天。

六、公示发布单位

单位名称:中天昊建设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社会稳定评估单位:中天昊建设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梁工  

地址:吴川市梅菉街道人民西路丰泽小区6号201房     电话:0759-3386832   邮箱:692191781@qq.com

中天昊建设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