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吴川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立足全市工作大局,按照“稳增长、控支出、强管理”的工作要求,强化责任担当,聚焦重点任务,大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积极探索财政改革发展的好思路好办法,推动财政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工作亮点频现。
亮点一:“三保支出”保障有力
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刚性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吴川市财政局坚持稳字当头筑牢“三保”底线,通过采取盘活政府资源资产、加大收入组织力度、严控财政支出、强化库款调度管理等举措,扎实做好广开财源收入账和算好预算管理效率账,实现了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机关正常运转,以及基本民生领域的资金调度,确保财政平稳运行。2023年全年,吴川市没出现国库集中支付逾期未清算及代理银行代垫库款情况,没有因“三保”问题被提级管理,也没有列入财政部广东监管局重点关注地区。该项工作走在市县前列,并在全省“三保”专题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一、抓好广开财源收入账。一是强化收入征管。吴川市财政局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对接,在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的基础上,不断开源挖潜、加快发展,科学有序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应收尽收、力促收入增长,增强自主保障能力。2023年吴川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亿元,同比增加0.72亿元,增长8.1%。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吴川市财政局牵头督促和协调各部门紧抓上级项目入库关键期,吃透弄懂上级资金扶持范围、分配办法和审批程序等有关规定,结合市委市政府年度中心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对吴川市的转移支付、民生类、债券资金等支持,缓解财政资金压力,增加市级财力。2023年争取上级新增债券资金180,900万元,为全市重点领域项目建设提供坚实资金保障。争取上级补助收入487995万元,同比增加62704万元,增长14.7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483125万元,同比增加62309万元,增长14.81%;政府性基金4870万元,同比增加395万元,增长8.83%。三是盘活政府资源资产。严格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2023年吴川市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国企利润上缴、河道疏浚清淤物拍卖等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共6262万元。
二、算好预算管理效率账。为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吴川市财政局坚持“先定事项再议经费,先有项目后有预算,先有预算再有执行,没有预算不得支出”理念,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重点保障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支出需要,助力推动吴川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切实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吴川市财政局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部门过“紧日子”,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节省下来的资金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需要,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大局。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3,73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49,974万元的93.4%,同比减少13,364万元,减幅2.5%。2024年1-4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140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693416万元的23.3%,同比减少43715万元,减幅21.3%。
亮点二:预算绩效管理加力提效
吴川市积极践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绩效管理理念,紧紧围绕“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目标,把好质量关、准入关、评价关、应用关、公示关等“五道关卡”,构建了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进一步增强财政支出的精准性,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吴川市作为全省预算绩效管理4个示范点之一,也是湛江市唯一被列为全省市县预算绩效管理示范点,2023年在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
一、聚焦资金配置效率,把好“质量关”,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对未按规定申报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审核不通过的,不编入预算或不列入项目库。
二、聚焦源头管控,把好“准入关”,强化事前绩效评估。以地方专项债券事前绩效评价为主要抓手,市主要领导亲自把关,核查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情况,甄别项目的可行性、合规性、成熟度,以及轻重缓急等,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提高项目入库率。
三、聚焦资金使用质效,把好“评价关”,强化绩效自评、自评复核和重点评价。在资金使用和项目完成后,及时组织预算部门(单位)对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自评,认真开展绩效自评结果抽查复核,并对重点领域、重点支出类型以及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项目开展重点评价。
四、聚焦结果运用,把好“应用关”,强化绩效管理刚性约束。将各部门绩效自评审核结果、整体支出绩效结果、重点绩效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同时,将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及市人大作为决策参考。
五、聚焦群众监督,把好“公示关”,强化信息透明度。在政府网站公开重点绩效报告、重点绩效目标,预算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及自评报告,便于公众更好地了解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着力打造透明财政、阳光财政和绩效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