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吴川 > 民俗风情

南派艺术, 扛起粤剧“申遗”大旗

时间:2016-08-30 15:22:53 来源:本网
【 打印 】
粤剧南派艺术以做功见长,粗犷豪放、勇猛逼真、古朴刚劲、火爆热烈又温婉柔情,舞台场面动感强烈,气氛激昂。  孙宁 摄

 

  “粤剧之乡”吴川市,是南派粤剧的发源地;吴川粤剧团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传承和发展南派艺术上劳苦功高,被称为“宝地钢团”

  去年,粤剧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继昆曲之后又一入选“世遗”名录的剧种。粤剧得以“申遗”成功,南派艺术功不可没。北京的专家这样评价:以吴川粤剧团为代表的南派粤剧在粤剧“申遗”过程中,显示出其巨大的内涵和价值,是吴川的南派艺术扛起了粤剧“申遗”的大旗。

  吴川是“下四府”南派粤剧发源地

  粤剧起源于清朝,最早植根于珠江三角洲“广府”地区的“省港班”。民国初年以后,粤剧迅速发展,其艺术传统则在粤西的吴川、高州等“下四府”(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琼州府)地区得以保存和发扬,其技艺号称“南派”。南派粤剧一方面指武打的功夫技艺,一方面强调古老的风貌特征。武打艺术以线条粗犷豪放,表演勇武刚烈,气势宏大激烈、场面火爆和激越的鲜明地方色彩等区别于其他剧种。南派粤剧与富于浓重地方气息的大锣大鼓大钹相结合,构成别具特色的表演艺术。一些独具特色的“打手桥”、“打真军”、“见紫标”等舞台对打,以及“表忠”、“大战”、“收状”、“闹殿”等传统排场和“双照镜”、“爆莲花”等特技表演,更有功夫过硬的“吊辫”、“过山”、“吐血”、“踩跷”、“甩发”、“高台椅功”等表演艺术,堪称南派粤剧之“绝活”。

  由南路第一代粤剧传人老天寿、张瑞棠等人发起,于1953年成立的吴川粤剧团,是唯一保留“下四府”南派粤剧传统艺术表演特色的剧团,历半世纪风雨而不衰。我国著名戏剧家、前中国剧协主席田汉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观看了吴川粤剧团演出的《搜宝镜》后,对该团精湛的南派艺术表演赞赏不已。广东省文化厅对吴川粤剧团长期坚持的南派艺术表演非常重视,于2003年发文批复,正式确立吴川粤剧团“南派艺术”的地位。2004年,省拨款100多万元,用于挖掘、抢救南派艺术,并组织北京和省港澳及广西、海南等地专家学者汇聚吴川,研讨粤剧南派艺术,为南派粤剧的创新和发展出谋献策。

  南派粤剧再度焕发出熠熠的光彩。

  “宝地钢团”的“绝活”

  吴川素有“粤剧之乡”美称。每年,“两广”有40多个演出团体进入吴川,长年“潜伏”于城乡,尤以“春班”和“秋班”为盛,高峰时曾云集了60个剧团。逢上做“年例”的乡村,大戏往往一演就是好几天,最多时竟连演一个月,有时令到剧团“无戏可演”。因而,这里早就有“吴川养活了‘两广’粤剧团”之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吴川粤剧团,因其保存了原汁原味的南派艺术表演风格,更深得爱看戏、懂看戏和拣戏看的吴川“戏迷”的青睐,从而成为一只十分抢手的“香饽饽”,每年的戏期总排得满满的,年平均演出都在250—280场之间,最多的一年竟超过300场。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被称之为演不倒的“宝地钢团”。

  团长林国光,是”下四府”南派宗师老天寿的嫡传弟子,从十三岁开始进入剧团学艺,勤学苦练,以武功见长,将南派艺术发扬光大。

  《草莽英风》是吴川剧团“因团编戏、因人写戏”量身打造的一出南派粤剧传统特色和传统排场最多的艺术作品。全剧选用了“结拜”、“大审”、“杀妻”、“乱府”、“会妻”、“大战”等六个排场。其情节生动,人物鲜明,结构紧凑,充分表现了粤剧高超的南派武功。林国光在剧中饰演主角杜元高,许多高难度的武功动作都由他表演,他将南派艺术演绎得十分臻美。该剧于1990年参加羊城首届国际粤剧节,轰动羊城,媒体称之为“在羊城扔下一颗‘原子弹’,升起一朵蘑菇云”,省港澳专家赞誉有加,频频邀请到香港、澳门和新加坡等地演出,受到观众追捧,名扬海外。

  《双雄闹殿》是另一出吴川剧团自编自导南派艺术风格浓烈的代表作。剧中有“拗箭结拜”、“表忠”、“乱府”三个传统排场。“拗箭结拜”的开打是用南派武功表演,古朴刚劲,干净利落。“表忠”的双跳架,边唱边做,表现两位结义兄弟要“桃园结义”的忠心义气。在“乱府”排场中,两位演员一齐表演“双照镜”、“高台照镜”等高难动作,更加火爆热烈,扣人心弦。

  还有《双驸马》《燕归人未归》《狄青三取珍珠旗》等剧目,剧中都有许多令观众连声叫绝的高难度武功动作,是南派艺术的“绝活”。

  今年70岁的老团长林国光,身体大不如前,有人担心他再难适合表演这些南派粤剧“绝活”,他欣慰地告诉记者,剧团新人辈出,他手下有一批徒弟,近年,经他手把手教出的陆廷伟、郑凯健、林海涛、陈诗敏、何美珍、李泉娟等青年演员,都挑起了大旗,将南派艺术演绎得十分精美,观众不用担心南派艺术后继无人。

  南派艺术拟单独“申遗”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世界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艺术以及其它艺术。每两年审定一批。作为岭南文化代表之一的粤剧,得以“申遗”成功,发源于吴川的南派艺术功不可没。当时,为了组织申报材料,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申遗办和中央电视台组织摄制组专程来到吴川,摄制粤剧南派艺术,重点拍摄了吴川粤剧团演出的折子戏《杀忠妻》、《打闭门》和《大闹黄花山》中《乱府》一节。省文化厅领导对吴川粤剧团的人说,如果没有吴川粤剧的南派艺术,恐怕“申遗”不会这么顺利。同时提醒了吴川粤剧人士,吴川作为南派粤剧的发源地,应该单独申遗。如果进入不了世界名录,也该进入国家级,起码也是省级。如果让其他县市抢先申报,对吴川将是一种损失,也会让喜爱粤剧的广大吴川观众感到遗憾。

  对此,吴川市文化局和吴川剧团十分重视该项工作。作为南派粤剧第二代传人的老团长林国光,虽然身体不好,但他为这件事日夜牵肠挂肚。文达峰、李庆强等几位副团长的心思也整天都放在“申遗”这件事上。“申遗”,需要人力和财力。可他们几乎每天都有演出任务,每天都要赶往几十里乃至本多公里的乡村演出,然后又连夜赶回市区家中,一年300多天都在路途上奔跑。经费也有限,财政每年只给他们八万元,连办公也不够,一辆下乡演出的大客车是他们自己筹钱购买的,演员们住的一幢宿舍楼也是他们自筹的资金建的,排练场就在宿舍的楼下,十分简陋,车辆和道具堆在一起。

  可是,无论多么困难,吴川文化局和粤剧团都不会放弃这方面的努力,他们开始了加班加点的挖掘、搜集、整理工作,几个正副团长亲自上阵,废寝忘食。在和剧团宿舍连在一起的吴川粤剧团简陋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堆在桌面上的一个个档案袋,里面装满了厚厚的打印和复印资料,还有不少影印照片,难以想象,他们在繁重的演出任务下,是怎样挤出时间整理出来的。也终于理解了艺人的艰辛,他们给观众带来欢乐和精神文化时,有谁又望见了他们背后的汗水?

 (湛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