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吴川 > 历史文化

吴川县志大事记

时间:2021-10-12 16:53:49 来源:本站原创
【 打印 】


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平南越,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本县地属象郡。


元鼎六年(前111)十月,武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等平南越,置九郡。本县地属九郡之一合浦郡的高凉县。 

建安二十五年(220),吴建高凉郡,又立高兴郡,本县地随属高兴郡的高凉县。

 

太康初(282年左右),高凉、高兴郡沿吴制。后撤高兴并入高凉郡,本县属高凉郡的高凉县。元嘉年间(424~443)宋(刘宋)置高凉郡平定(县),为吴川县前身。

 

开皇九年(589)春,废平定县,改置吴川县,吴川之名始见隋书


武德五年(622)七月,冯盎降唐,以其领地分设八州,吴川县属八州中之罗州。 

同年,设潘水县(永徽元年废),县治在今博铺镇。


五代

907~958年,本县属南汉罗州。 


开宝五年(972)废罗州,吴川改隶辩州。 

太平兴国五年(980),改辩州为化州,吴川隶属化州。

绍兴三十一年(1161),军内凌铁哗变,被广西通判邓酢击败于吴川。 

七月,命雷州守臣高居弁节制高、容、廉、化州军马。 

淳熙六年(1178)六月,广西李接攻破郁林州后围攻化州,十月为经略刘淳所平,吴川主簿毛士毅是役死于石城。

 

至元十五年(1278),西道宣慰司遣管军总管崔永、千户刘潭、王德用等招降雷、化、高三州,崔永等镇守其地。

三月,宋端宗益王赵昰迁吴川硇洲(今属湛江市)。

宋曾渊子起兵据雷州,元军劝降,被进攻,奔硇洲。授参知政事广西宣谕

四月,赵昰病死于硇洲。

五月初一,宋卫王赵昺即帝位于硇洲,改元祥兴,升硇洲为翔龙县,隶属化州。

六月,宋帝昺自硇洲迁往新会崖山。

十七年(1280)十二月,改高州、化州为路,吴川属化州路。

至正十年(1350)海寇麦伏(或作福)破郡城,进攻信宜,为本县的黄子寿击退后,占领硇洲。

 

洪武元年(1368),元海北海南宣慰副使陈乾福降(盛志作二年误)。

是年,化州路改为化州府,吴川属化州府。

六年(1373)雷州千卫户王清在硇洲杀死海陵贼二百余人。

八年(1375),改化州府为州,吴川仍属化州。

九年(1376)四月,降化州为化县,吴川与化县同属高州府。

十四年(1381)五月,化县复改为化州,吴川与化州同属高州府。

二十四年(1391)夏,设立神电等卫、所城池。

二十七年(1394)设宁川所,千户徐本始在吴阳筑土城。

宁川是神电卫的外所,因防倭添设,是沿海四所之一。

二十八年(1395),知县曹定奉工部命勘查,第一次组织民工筑塘堰兴修水利。

永乐元年(1403),千户李忠修县城。

正统四年(1439),知县刘震、典史冯完在县城重建大成殿。

七年(1442),县丞徐崇善在县城重修学宫。

天顺二年(1458)二月,海寇攻破宁川守御千户所。

成化三年(1467),指挥俞鉴开城濠。

十三年(1477),裁撤主簿。

当年,佥事陶鲁以巨砖修建县城。

九年(1473),知县方宜贤在县城重修学宫。

嘉靖二十七年(1548)大疫。

三十九年(1560),知县丁一道建名宦乡贤祠。

万历十三年(1585),城外上郭出现猛虎。

二十四年(1596),灾荒,流传有“只鹅仅换三升谷,斗米能求八岁儿”的民谣。

二十七年(1599),风调雨顺,早晚两造大丰收,米价廉,每石银二钱。

九月二十一日建限门塔(即双峰塔)于文塔村西。二十八年(1600),四月,城外下郭(今霞街)有豹至。

四月知县周应鳌主修县志。

二十九年(1601)四月,倭寇窜扰吴川,围城甚急,分守岭西道的盛万年,募集乡勇,擒获骁贼,余贼始逃。

是时,开始设吴川营及限门寨,增筑敌楼城垣,开护城河,设四门军器等

四十八年(1620),后金进攻抚顺,明军大败,为增加军援,下诏全国各地每亩增加税银七厘。

天启五年(1625),流寇烧掠吴川边海居民房屋,贼船泊乌坭江十余日才离去。

崇祯二年(1629),福建李魁奇的一百七十余艘大船开入吴川限门,乘势登岸,直逼城下,海防同知寥觳组织 壮丁乡勇日夜防御,月余始退去。

五年(1632)四月,福建海寇刘香老入限门后大肆劫掠。

七年(1634)三月,刘香老复入限门,掳掠沿江男女勒赎,不赎者杀死或劫往海岛。兵船拘商船作连环攻贼,因南风汛发,贼从南纵火,商船尽为灰烬。

八月,三江佛塔堤崩,振文一带田禾淹没,水后发生蝗害,作物仅三分之一收成,饥荒群众以瓜菜活命。

八年(1635)八月,命府、州、县积谷,抽十份之三支援边关兵饷,生员即优待免征丁银助饷。

是年,知县蒋尧勋重建文庙。


顺治三年(1646),清军入粤。

四年(1647)春,三镇取高州,派遣游击汪齐龙、守备王忠等领兵至吴川。明知县王协卜投降。

四月,海防同知戴文衡、知县陈培亨入吴川。

六月八、九日,县人龙泉(又作龙泉剑)、杨千秋、郑哨牙六、博铺举人欧光宸等为首举行起义复明,进攻县城,守备王忠率兵交战。王忠战死,县城被攻陷,杀同知戴文衡、知县陈培亨、县丞徐启琏、典史王大任,教谕吴士骅等人。后县城为游击汪齐龙所收复。

九日,梅菉商民杀清官赤水司。十二日,三镇兵收复梅菉。

七月,明桂王李定国派遣施尚义、叶标、古鼐复取化州,群众树白旗接应。同时吴川分为东西水两地,东水属清,西水属明,互相对垒。

八月二十九日,雷州镇总兵黄海如叛清杀汪齐龙。

五年(1648)春,明守道黄兆穰据吴川,委赖此存任知县。时大灾荒,石谷银一两,黄守道招集山水营寨,守芷寮,通商贸易,有艚船贩米;黄守道出银万余,籴米赈济,故无饿死者。

八月,明林察兵掠芷寮、梅菉,知县赖此存被逼饷缢死,黄兆穰以计诱杀林察。

九月,明将阎可义破吴川,黄兆穰被捕,县城居民被大量屠杀。

据《乱离见闻录》载:时吴川龙泉剑,因与黄兆穰不睦,龙家被籍没,龙便投奔阎可义,诡说黄割据。九月初,阎兵下吴川,至山口捆绑黄兆穰(后解交永历皇审查释放), 
至霞街,屠杀军民数千人。初四日早剿芷寮,又虏杀男女数千人。初五日拔营经梅菉下塘缀。

七年(1650),明李忠使其将冷雄杰、唐天星攻城,群众深受其害,遭难者甚多。冷雄杰杀明吏部侍郎洪天擢于官桥。

八年(1651)春,清兵收复高州,知县黄应乾到任。

九年(1652)改设化吴石营,参将一员,守备一员。

十年(1653)四月,有山马二匹入城,一渡石堑河,一自城东南角而至。

七月,叶标(称东莞伯)、施尚义(称阳春伯)复据吴川,知县黄应乾被俘令缴交银数千元,不足,便杀于河滩。海防通判刘士芳统兵攻剿。

七月二十七日。叮当圩(黄坡圩)被雷击死四十余人。

八月,清平藩标下副总陈武、参将李之珍发兵围剿化、吴,时因叶标、施尚义占据吴、化两地,清大军上自旺岭、双牌、牛湾、梅菉、博铺,下至吴川之东西水,散抢乱捉,十室九空,百仅一脱,吴化人民十去其七,赤身饿殍,处处皆是。

是年,重修双峰塔,委周允期知吴川县事。

十一年(1654)三月二日,明李定国入高州,知县周允斯被逐失印。

十二月十四日,清平南王、靖南王督大兵破李定国于新会,十九日追至高州,转西遁去。吴川反者也遁去,高、雷、廉始定。

十二年(1655),知县杨翼国到任,因失印,不办理关防事宜。十八年始发给县印。

十三年(1656)夏,均派夫役。

十五年(1658),设水师营,参将、守备各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

康熙元年(1662),诏免顺治十八年以前所积欠赋税

四月九日,借杜绝接济台湾反清力量之患为由,令沿海居民迁入内地五十里。为强迫居民迁徙,先划一界线,其界从限口的天妃庙起,横至坡头、博立、南三、硇洲等地,沿海为界外,其余为界内,划界时先用绳拉直,然后设排栅、挖深沟以分界,界中多有一宅一半被划为界外、界内的。划界以后,严禁人们越界,如超界半步者,立即处死。吴川田米八千七百石,因迁地弃二千余石。

二年(1663),减免本年钱粮十分之三。

五月命内大臣巡海界,再迁民。免征迁移沿海田地银米。

十月二十二日,伊、石二大臣到吴川再度迁界,其界自白沙横过尖山抵石门,以平泽江为界,计迁三百五十三村。两次共计五百八十六村。男女数万口哭声载道,弃田米四千余石。同时,还禁止群众捕捉鱼虾,本营兵恣意抢物。凡车谷一石,以五斗作为脚费。界外房屋,任兵拆搬焚毁,又以界路不直,再迁三十余村,弃田米数百石。

是年,建造沿海墩台,以五里一墩,十里一台。

三年(1664)十月,改吴化石营为吴川营。

四年(1665),前总督李率泰上疏,请放宽边界约束,以利民生。

五年(1666)五月,解除各州县供杂派夫役。

八月十三日,城北上郭二虎忽至,被游击纪登云统兵擒捕。

六年(1667)春,诏免积欠赋税。

八年(1669)二月,沿海居民复迁原地。

诏免康熙元年至三年所欠的赋税。

是年,知县黄若香重修县志。

十年(1671)十月,减免康熙四至六年所欠赋税。

十四年(1675)六月,高雷廉总兵祖泽清叛清。

据《乱离见闻录》载:六月,吴三桂差人送谕帖并信威将军印给高镇祖泽清,十五日高营兵遂反。二十二日,吴川兵亦反。二十四日,祖派茂名县丞杜唐任吴川知县。

十五年(1676)四月初一日,周(吴三桂国号)委广东巡抚冯苏到高州,加封祖泽清为靖远侯。

十六年(1677)五月,周靖海将军谢厥扶率船百余艘入港,索民献米,民惊逃,后从电白到高州谒周将马雄,为祖泽清用计诱杀,祖再归清。

十七年(1678)三月,清迁升祖泽清为銮仪卫使,因仪卫接近皇帝,他心疑畏惧,复叛清,据高州。八月为清军所破,擒解京弃市。

九月一日,冼彪(号称大鼻贼)率数百号船,由那良陈懿、那罗李大头等六人带引,直入内地掳掠。吴川营千总袁其忠率兵于芷寮抵抗,阵亡,城西沿江一带尽为冼所占据。

十八年(1679)八月,谢昌、冼彪等在沿海地区劫掠。

十月,吴川营把总陈华攻破冼村、那邓、水潭等处的冼、谢据点。

十九年(1680)四月,瘟疫流行。

六月初二、初三日,谢昌、李积凤船数百艘连成一片。由洽窝入窖,直攻西炮台营,时协守城池守备宋磷、分守东炮台守备王先联兵渡江接应,昼夜交战。初四早,谢、李船分两路,一路对敌,一路乘潮驶入梅菉,焚掠,掳去妇女系于十二埇勒赎。

时吴川为海寇所扰,荒残已极,岭西道时国栋发谷二百石、牛二十头赈济。广东督粮道蒋伊怜民困苦,代纳本年仓米三千余石,吴川人民十分感激。

二十年(1681),瘟疫流行严重,全家死绝之户几乎过半。

三月,顺德总兵蔡璋、虎头门水师张总兵率舟师,调吴川营战舰为前导,于沿海一带扫荡海盗,谢昌、冼彪等闻风漂往海南,后被舟师追至消灭。

是年,广东省布政使耿文明,捐俸银七百两代买耕牛发给难民开垦荒田。督粮道蒋伊又代纳本年仓米三千余石。

二十三年(1897),发生瘟疫。

二十四年(1898)春,发生瘟疫。

是年,竹结实。(按《茂名志稿》作二十三年春)。

四月,法国强租广州湾(今属湛江市),租期九十九年。吴川被划为租界地的有硇洲、南三、乾塘、坡头、调顺岛等地。

五月,科举废试八股文,八月又恢复。

是年,粤督李鸿章奏准开设番摊赌规,拨充军饷。

是年,地方拜会风起。

是年,举办保甲。

二十五年(1899)春,发生瘟疫。

十一月,梅菉营千总移驻化州平定圩,外委移驻化州宝圩,雷州东山营驻梅菉。

二十六年(1900)九月,移茂晖盐场驻梅菉。

二十七年(1901)三月瘟疫。

七月后,大旱失收,斗米涨价至一千四百五十文。

二十八年(1902)夏,瘟疫。

秋,米价腾贵,梅菉开义仓平粜。

九月十一日,梅菉登高坡失火,焚烧蓬厂数十间。

十月,梅菉领茂名义仓谷于榔行街广州会馆平粜。

是年,番禺人梁兆砮修《梅菉志》。

二十九年(1903)开征酒税。

当年,开征典当活契税价。

三十二年(1906),行用纸币。

当年,梅菉梅坡书院改为六堡小学堂。

宣统元年(1909)五月,谷价每斗五百钱。

三年(1911)九月二十三日,高州宣布反正,成立都督府,林云陔任都督。二十九日取消都督府,改称军政府,林云陔为民政长。